说起这个说两句老字号。其实中国有没有传统的老字号,是不是美食,确实是。这些在解放前都是真金白银的市场竞争起来的。但是后来就公私合营了。有些公私的细节目前公开披露的不够多,散落在各种被禁和没被禁的书里面。有些是有书和电视剧的,可以看。
简单的说就是都被收归公有了,原来的拥有者管理者都被赶走了。然后在改开之前,很多老字号仍旧保留着好名声。第一是改开前,私营经济甚至不合法。所以,那些被国有的老字号是稀缺的。而且大家普遍的吃不饱穿不好的前提下。
改开以后,可能大家觉得竞争就有了。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竞争的。比如刚改开,老外到中国,政府和接待部门有一些专门定点的饭馆,当然那时候私营的确实也少。但是其实也不是说老外多么爱吃烤鸭,而是在某个阶段,老外来了必须带着去吃一顿烤鸭是一个政府接待的标准流程。
后面,其实很多老字号,还是有很多特权和相对独特的机会。比如全聚德是归属哪个衙门口管理你可以查下。包括旅游部门等等各种老字号的说法这些其实就是在有意无意之下,用政府控制的媒体、部门去宣传这些国营的老字号。
但是被国营,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坏处。思维思路上就是很大一个问题。私营企业淘汰率很高,但是发展是硬道理。所以,各种经营模式口味的创新层出不穷。
老字号被封神,被不断的宣传,当然是很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的投入。但是被封神,被国营,也带来僵化。
本来所有的老字号都是竞争出来的,都是深谙怎么经营,怎么创新。很多人觉得老字号有手艺,手艺代代传,怎么能不好呢。
其实手艺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磨练积累出来的。没有了正常的市场环境,慢慢的传手艺也僵化了,有形无神了。但是没有人敢创新,所以积累了很多年的口碑就慢慢的消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