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前,我开始做一个实验:我创建了一个 完全由 AI 制作 的 YouTube 频道。配音、画面,全都是 AI 生成的。频道主要以 Shorts(短视频) 为主,因为我想看看,AI 在短内容创作和叙事上,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The Secret Life of Time Traveler Tinyfool

我目前主要使用的工具是 Sora2 和 Flow + Veo3.1。
Sora 2

Flow + Veo3.1

Sora2 是让我上瘾的起点——它让我意识到现在做视频已经变得多么容易。只要脑子里有个想法,就能在几分钟内看到它变成画面,这种创作自由感非常强烈。
我刚刚开始实验 Sora2 的时候,就被它惊人的能力折服。我玩笑的写了这么一段提示词:
“一个超级大美女突然抱住 @tinyfool”
结果一个近乎完美的10s视频就生成了。
这个视频在我的视频号播放量6.5万,在抖音有5.5万。在x上有29万观看,51个转发,172个评论,580个赞。
但当我开始尝试一些更复杂的内容,比如多角色的场景、转场、短剧结构时,Sora2 的一些限制也显现出来。于是我又把 Flow + Veo3.1 拿出来搭配使用。接下来我会持续发文对比不同工具在各种场景下的表现。
不过要说清楚的是:用 AI 做视频,绝对不是那种“轻轻一点就能赚钱”的捷径。
如果你只是随便生成,不打磨、不筛选、不花点钱买高质量模型,那么产出十个、百个视频也没用——做出来的内容大概率是垃圾,没人会看。AI 能帮你省时间,但救不了品味。
过去,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当编剧或导演。
因为要组建一个真正的拍摄团队,即使只是拍一条简单的短剧,也要花很多钱——演员、摄影、剪辑、场地、协调,这些都让人望而却步。
但有了这些 AI 工具之后,我终于能做梦了。
我可以有一个点子,写几句台词,就能让它变成真实的画面。那种感觉,就像我成了一间“一个人也能运转的电影工作室”。
这个频道已经有了2个长视频,52个短视频了,每天还在生产2-3个短视频,还有几个短剧计划(比较耗时)正在进行。
这十天,我总结了几点:
- AI 内容仍然需要筛选。 提示词随便写,结果也会很烂。有时候提示词,没有问题,需要不断的重新生成,挑选最好的结果,这个过程我们叫做抽卡。
- 钱和努力仍然重要。 工具越好,成本越高,但创意和投入才决定内容上限。
- AI 改变了我的角色。 以前我拍 YouTube 视频,是主讲人或演员;现在,我是编剧和导演,AI 是我的演员和拍摄现场。
- 工具会变,创意不会。 技术会进步,但真正能打动人的,仍然是故事和视角。
以下是我 目前的频道数据:

虽然规模还小,但能看到真实的观众留言、有人关注 AI 创作,真的挺有动力。
有没有人也在做全 AI 的频道?
你们都用了哪些工具?效果怎么样?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我也会持续发文介绍我用的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