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采用了和iPhone一样的底层系统,开放方式基本相同。同时性能大幅提升,屏幕尺寸大幅度提升,以前在iPhone上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一些应用的机会来了。所以,现在对每个有志于iPad开发的人来说,唯一的挑战是你的想象力和你的执行能力。
iPad发布的那天晚上,我正和几个朋友吃饭。饭后我们跑到奇遇花园咖啡馆一起通宵看发布会。整个发布会平淡无奇,之前的诸多期待一一落空,大家都并不激动。我也如是,我心态很平和,我认为革命不是天天会有的,iPhone已经革了整个移动产业10年的命,我们怎么能期待苹果公司年年都推出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呢。
但是,当我看到iPad可以连续使用10个小时,待机一个月的时候;当我知道最低配置只需要499美元的时候,我又开始觉得这显然是一场新的革命。
革命在哪里?
一、贴心的用户体验
在iPhone出现之前,在手机行业Nokia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的代名词。人们习惯了Nokia手机的一切,中规中矩的样子,耐摔的机身,中间的方向键,下面的数字键盘,甚至包括那个每次连wifi都需要点一堆确认的连网界面。也许是正是因为这样,近10年来,Nokia的每款新手机,虽然看着越来越酷,但是操作上用户体验上,几乎没有任何的进步。而且不仅仅是Nokia、整个手机行业都是如此。iPad出现之前的平板电脑、触摸设备、以及电子阅读市场也如是。
所以,当iPhone带来了多点触摸、全功能基于HTML5标准的浏览器、基于iPod的音乐体验、以及重力感应、屏幕自动翻转等等从来没有出现在别的手机中的新体验时,观众们报以一阵阵欢呼。
是时候给平板市场一点震撼了。
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有,很多场所的触摸屏电脑上面跑的是Windows,这当然无所谓,但是那些屏幕上赫然还有个鼠标光标,经常你需要点一下,光标才会跑到你的指下,然后你再点那些图标按钮才会起作用。
这何其荒谬?但是这就是行业的现状。
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我们已经相当熟悉的上网本。我见过几个朋友的上网本,虽然轻薄,看上去很可爱,但是作为用户他们无一例外都有诸多抱怨,比如默认字体根本看不清楚,触摸板很难用,挂上鼠标则又丧失了移动性。我也自己尝试过几次,那么小的屏幕,你在标准笔记本上熟练的Windows变得陌生,所有熟悉的软件操作起来都那么的别扭。
这一切的一切,根源何在?
就在于这么多年以来,厂商们虽然不停的推销给我们各种概念,但是从来没有根据各种使用场景,去帮我们认真地打磨用户体验。
鼠标,很好。全键盘,很好。滚动条,很好。……
但是他们真的适合出现在移动设备上么?或者说,他们适合原封不动的出现在移动设备上么?
有一次在地铁上,我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儿,用一个手写笔,费力的拖动手机界面上的一个滚动条,她正在寻找一个联系人。我当时恨不得对她大喊,“你改悔吧,扔掉这破玩意儿,买个iPhone吧!”
不知道没用过iPhone的读者能不能想象,在iPhone上如果你需要滚动屏幕你该怎么办?不,不是滚动条,也不是热键,你用手直接拖动屏幕上的内容就可以了。
我有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一岁两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轻松的玩转iPhone了,知道怎么打开游戏,知道怎么听音乐。甚至有一个4岁的孩子知道怎么给爸爸打电话,虽然他不认识字,但是他可以在通讯录里面轻松的翻到他爸爸的电话。
上个月,我把一台我淘汰下来的PC搬到了我父母家里,用了两三天教我爸爸上网。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做了工人,15岁就去当兵了,但是人非常聪明,写的一手好字。但是我教他使用PC和Windows还是非常的困难,这当然也怪我不够耐心,但是使用一台PC实在是太繁琐了,让年纪大的他记住那些乱七八糟的细节太难了。
那时候,我就急切地想得到一台当时还没有发售的iPad,送给父母。
还有,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考虑未来女儿开始懂事了,该怎么教她学电脑。出现iPad后,我觉得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比尔盖茨曾经有个梦想,希望每个家庭都有台电脑,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在中国相对富裕的地方,这个梦想都已经实现了。
但是,让电脑亲近家里的每个家庭成员,是我的梦想。在iPad出现之前,我不敢奢望,现在马上也要实现了。
二、无所不在的电脑
当iPad即将诞生的消息还仅仅是个谣言的时候,就有无数的人在讨论,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无所不在的手机,可以方便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我们还需要iPad这样的东西么?
以前,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疑问。
然而,iPad的连续使用时间和待机时间、iPad的轻薄,解决了我的疑问。
以后,我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只带iPhone和iPad。只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或者复杂的工作应用,笔记本可以做到的事情iPad都可以做到,而且它的续航时间更长,更轻薄好带。
你可以带上它去咖啡馆跟朋友聊天,用它上上网,听听歌,看看书,玩玩游戏。你可以出差的时候带上它,你可以在郊游的时候带上它,你甚至可以如厕的时候带上它。
一次跟朋友聊到iPad的时候,他说到,iPad上面要是做个菜谱软件一定会火的。我说,太对了,这东西完全可以带到厨房,放在案板旁边。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传统上网本的轻薄对你意义真的不大。
手机照相功能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曾经有很多质疑,很多人说,谁会用品质这么差的相机去拍照啊。然而,没有多久,到处就充斥了各式各样手机拍出的东西,甚至很多著名的新闻事件,唯一的见证也是一张手机拍的相片。
这是为什么呢?人们放弃了对照片品质的追求了?显然不是,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陈冠希同学曾实践过,深知所言非虚。新闻事件发生时,背着沉重高端单反的摄影记者还在出租车里面流汗时,新闻现场旁的路人就已经用普通手机拍下了最珍贵的照片,通过彩信或者网络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所以,即便iPad从性能上,键盘手感上,绝无可能超过你的台式机,甚至你的笔记本,也无所谓,它可以在每一个你需要的时候到场,解决你的燃眉之急。
三、阅读的新纪元
不管从哪里算起,纸张的诞生都已经有数千年了,这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它是我们天天在阅读的书的物质基础。它成就了书的辉煌,它承继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记载了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伟大的梦想,所有艰苦的努力,所有辉煌……
然而,纸的物理特性也构成了书的全部局限。
它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轻薄,但是有质量,也有体积。这些年在我每次搬家的时候,书都是最沉重的那个几个箱子的主要内容。
从纸到书,需要印刷,装订,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书从工厂到我们手中又需要走过很多流通环节。这些构成了出版一本书需要的时间、艰辛、成本和资源消耗。
所以,Kindle的出现曾让我惊喜万分,搬家的时候,你纵有万卷藏书也可以一手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一本书的作者,把它写完以后的瞬间,看到这本书。而随着电子出版的发展,我们应该能更方便廉价地享受世界上所有美好的知识,与此同时作者也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他们说,数字化后不再有纸飞墨香,数字化的介质无法像纸一样传递感情。
我理解所有念旧的人们,然而,新的介质总是会在技术成熟后替代旧的介质。现在还有多少人通过买磁带去听流行歌曲?连CD都已经少了。黑胶之类的东西只能在较小的发烧友圈子里继续延续生命。所有新的歌曲都出CD版,甚至直接出网络版。
你可以继续喜欢老的介质,但当你最钟爱的内容和他们的发行者转到新的介质上时,你别无选择,只有前进。
Kindle屏幕使用的电子墨水技术,有很多优点:看上去很舒服,非常接近纸张的感觉;非常省电,不翻页只显示甚至不费电。
但是局限性也非常的明显,目前还不支持彩色(据说即将,但是可靠性,成本等都仍需要考察),屏幕内容切换很慢,不适合用来显示任何动画和交互内容。
所以,Kindle的革命是个半截子革命。
它就像几乎人人家中都曾有过的黑白电视一样,注定是个中间产物。一旦彩电价格下降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程度,黑白电视就会被迅速淘汰。70-80年代,在中国的很多城镇家庭都有黑白电视机,而到了10多年后,他们都被换成了彩色电视机。到了现在,即使是在相对落后地区,黑白电视机也是比较少见的了。
喜欢Kindle的人不同意这样观点,他们说,Kindle的屏幕比iPad的屏幕更柔和,不伤眼睛,可以长时间看书。
他们往往都是阅读方面的重度玩家,他们的需求当然也需要尊重。然而,跟任何一个市场一样,重度玩家只是其中一类人,而且相对于轻度玩家来说,他们总是少数。
更多人不是要专门买一个阅读机器,而是要买一个可以听歌,看视频,上网,打游戏,等等,同时可以看书的东西的。而完美解决这些全部需求的就是iPad。
值得强调的是,新介质应该带来新的内容形式,Kindle由于自身介质的限制,实际上只能完美地再现纸质介质的诸多特性,对内容形式的创新没有多大的贡献。
iPad则不同,我们应该试想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
首先,大多应该是彩色的,彩色好过黑白,这毋庸置疑。
可能会有声音,有大量的旁白,或者有自动朗读功能等等。
可能有视频,看一本二战的书,作者提到某战役被某部电影诠释的非常精彩的时候,如果有个可以点击即播放的视频,是不是很酷很舒服呢?
甚至不用那么复杂,当你在看韩寒的新书时,附带一段作者在某车赛夺冠瞬间的视频好不好?
或者书应该充满各种交互,在剧情发展到高潮时,你可以帮助主人公选择下一步如何发展等等等。
或者孩子的书,干脆就是一个小游戏,让孩子在娱乐中了解这个世界。
书是什么?值得我们回到本质去思考。而一切一切内容形式的创新,在有了iPad这个媒介后,触手可及,未来就在手边,就在眼前。
四、教育和其他商业用途
7、8年前,我就看到过很多种电子书包的设想,有些后来甚至开始实施了。跟这类似的还有“数字化教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教授的“100美元笔记本”计划。所有这些计划最大的问题都在于,一个专业的用于教育的设备,太过专门,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开发,所以成本反而无法降下来。
iPhone出现以后,美国很多大学都进行了大量的采购,作为学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在之上做了大量的开发。
iPad其实比iPhone更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屏幕更大,可以轻松的支持电子书本,各种教学系统,开发难度也不高,价格也很合理。而且iPad很好玩,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未来在教育系统,iPad一定会大行其道。
在自主教育和辅助教育方面,iPad也非常有前景,这两天就有朋友想拉着我参与他们做的儿童早期教育的项目。而我自己也正在开发一个基于iPad的儿童自主学习的项目。
很多人也都畅想过,在未来的餐馆,iPad很可能会作为点菜机,基于iPad强大的系统和机能,餐馆可以提供非常诱人友好的点菜系统,可以有每个菜的清晰照片,甚至制作视频,可以有营养能量表格,可以有菜品相关推荐等等。点菜结束后,等候的食客还可以捧着iPad玩游戏看杂志。
在很多很多其他的商业场合,iPad这样媒体丰富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设备都有可能大放异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医院、餐馆、图书馆、码头,到处都可能是手持iPad进行业务处理的专业人士。
机遇和挑战
iPhone出现之前,面对萧条的移动平台第三方开发市场,我们曾欺骗自己,说人们用手机就是打电话的,连拍照都不多。而iPhone的出现,证明了用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等待我们去满足,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到,能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产品。
iPad采用了和iPhone一样的底层系统,开放方式基本相同。同时性能大幅提升,屏幕尺寸大幅度提升,以前在iPhone上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一些应用的机会来了。
所以,现在对每个有志于iPad开发的人来说,唯一的挑战是你的想象力和你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