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荐书 读书

《The Power of Habit/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1)

前言

这本书是我开始严肃的阅读英文书以来,第一本读完的英文畅销书。中国的空气污染让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悲观,移民目前是我非常重要的计划,具体方案还没有确定。

在很早之前,我就开始有了以看美剧为主的娱乐习惯。然而,当我开始严肃认真的考虑移民时间表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我看书的习惯不能迁移到英文上的话,我可能没有办法享受在国外的生活。于是上次去香港玩的时候,我特意在诚品书店里面留心了有没有好的英文书,并买了这本《The Power of Habit》。

阅读方法

这本书我先是买了纸质书,然后跟一个最近刚去美国的朋友交流,他说他最近看书的方式是买有声书为主,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也买了有声书。大概前两个小章节全部是靠读纸书,后面的全部内容都是听的有声书。听有声书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是,我最近经常出门走路,走路的时候,正好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听Podcast也是听,听有声书也是听。此外坐地铁等等,甚至躺在床上关灯后,暂时睡不着的时候,也可以听。

我事后觉得,先看两三个章节的电子书或者纸质书,然后再听纸质书比直接听书应该效果会好。因为这类英文畅销书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用各种各样的案例翻来覆去的分析,大量的词汇高度重复。如果读前面一两个小章节的时候,可以做到所有不会的单词都查下词典,了解下发音的话。后面全用听的应该信息量损失就很小了,综合考虑起来阅读效率也非常高。

但是有声书也有它的问题,声音这个媒介检索非常不方便,如果一句话两句话,没听清楚,往回倒退几句或者几十秒钟还是容易。但是你听到一个信息,觉得前两章前,哪里讲过一个相关的东西,有声书想检索到具体细节是很难的。但是纸书和电子书都很方便。

我读好的书喜欢多次阅读,所以第一遍实际上就是一个建立索引和分析结构的粗读过程。看纸书和电子书就很容易在第一遍粗读的过程后建立高效的索引,不管想到哪一个细节,都可以轻松的几下翻到,这是图像式记忆的优点。有声书这点很欠缺。所以,我如果做第二遍阅读的话,我可能会选择阅读纸书为主,而不是复习有声书。

警告

本书目前版本写于我对《The Power of Habit》一书的第一遍通读之后,这一遍的目的不是获取完全准确的信息,我写读书笔记的核心也是整理我自己的思路,而不是给大家贡献一个非常完美的内容,所以,这一版本必然含有大量主观认识和不准确的信息。

因为类似书名的书有好几本,所以请认准,我下面给的封面,或者直接用我给的链接购买,以免买错。

本书的结构

  • The Habits of Individuals
    • The habit loop – how habits work
    • The craving Brain – how to create new habits
    • The golden rule of habit change – why Transformation Occurs
  • The Habits of Successful Organizations
    • Keystone habits, or the ballad of Paul O’Neill – which habits matter most
    • Starbucks and the habit of success – when willpower becomes automatic
    • The power of a crisis – how leaders create habits through accident and design
    • How target knows what you want before you do – When companies predict (and manipulate) habits
  • The Habits of Societies
    • Saddleback church and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 how movements happen
    • The neurology of free will – are we responsible for our habits?

第一章 The Habits of Individuals

这本书最开始在讲个人的习惯。

第一个好玩的例子来自于一个叫做Eugene的人,他的大脑在一个生病后受损,丧失了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能力。

他大概能保持几十秒钟的短期记忆,所以他可以和人聊天,一句一句的聊的话,对方甚至有可能不能发现他有长期记忆问题。但是,一旦等待一段时间,短期记忆消失后,他就会有些戏剧化的反应。这很像我看过的Adam sandler和Drew BarryMore主演的电影《50 First Dates》,不过,女主角是一天记忆清空一次,Eugene是几十秒一次。

这个人因为不能形成长期记忆,所以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东西。比如,无论老婆带他遛弯走了多少次,他始终不能记得新家周边的情况,所以,他没有自己出门遛弯的能力,甚至更可悲的是,他如果离开了家,哪怕是几个路口的距离,在一条他走过了无数次的道路上,他也找不回家的。

但是,很多年后,有一次,他背着老婆出门了,后来被找到。后来又背着老婆出门了,后来自己回来了。后来他自助出门和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激起了科学家和他家人的怀疑和疑惑,难道他有长期记忆了么?经过反复的测试,他仍旧无法认得家周边的任何道路。但是,他可以准确无误的遛弯,并按照遛弯路线回家了。

这个案例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习惯应该是和记忆有关系的,但是Eugene的案例证明一个人可能没有记忆能力,但是仍旧可以养成习惯。

按照书中的说法,后来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控制习惯大脑的部分是更早进化出来的,更原始的更接近脑的深层位置的,而控制记忆的部分是后来进化出来的。两者,可以理解为原始生物和现代生物的不同的结构。

这个视角对程序员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假设我把保存或者生成习惯的区域或者机制,理解为LRU Cache的话,我觉得是可以类比的。LRU是Least Recently Used的简称,就是说,当缓存空间不够的时候,新的缓存项目替换掉“最近使用时间”最久的一个项目,也就是说,谁总也没有人用,谁就淘汰。

用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案例来说。科学家把老鼠放在一个T字型的管道里,然后,从长端放入老鼠,顶端的左端放上巧克力,然后响铃。每次都如此,老鼠一开始总是东窜窜西窜窜,尝试无数次才会找到左端的巧克力吃到。后来试验过很多次以后,科学家发现,老鼠的路线越来越清晰,到后来,一旦放入老鼠,他会毫不犹豫的走向左端。甚至,走到左端发现没有巧克力后,下次他仍旧会走向左端。这说明他形成了习惯。而下面两张图来自于,形成习惯前和形成习惯后,老鼠在同一个行为下的脑波阅读程度的对比图表。

image
image

从这两张图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做一件事情,就更加的不废脑子了,显然也会更快。这显然是在进化中有利的(这个机制听起来也很像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比如,你可以用培养习惯的方式来训练狗,但是实际上,动物的一些捕食技能可能就是老动物一点一点用培养习惯的方式交给小动物的。

从老鼠的机制来看,也非常像cache的机制,当一个行为习惯成自然后,大脑就不需要活跃了。当一个数据被放入cache后,只要还没有被替换掉的话,取这个数据的值就不需要再进行计算了,直接从cache走就可以了。

我们也可以把习惯类比为计算机语言里面的函数或者子程序,当一段代码反复出现的时候,为了抽象级别和复用,最好把它抽取成函数或者子程序。

习惯三个要素是cue,routine和reward。

cue就是触发条件,routine就是习惯的流程,reward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按照routine行事带来的好处。

老鼠的实验里面,cue就是响铃,routine就是老鼠先往前走,然后左转,然后吃巧克力,reward就是吃到了巧克力。

如何养成一个习惯?

了解到了习惯的秘密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利用这样的规律去养成一个习惯。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很好玩的例子,当年在美国刷牙不是一个全民的习惯,只有很少数的人刷牙。牙刷和牙膏是一个很小的产业。有一个厂商找到了一个广告大师,希望他能帮他们做广告宣传让刷牙变成全美国人的习惯。

开始广告大师觉得这广告没法做,因为刷牙是一个太麻烦的事情,虽然一定有好处,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虽然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仍旧没能力去养成好的习惯。所以,他觉得刷牙的广告全无前途。

这很像我们的互联网产品,很多产品没有前途的原因,大家都说是因为没有刚需,或者违反了用户习惯,或者说,用户不会习惯使用这些新产品。在每一个革命性的新产品出现之前,你去问任何人,他一定会告诉你刚需不存在也不符合用户习惯。

比如,汽车有刚需么?你去问发明汽车前时代的马车夫,富人们,运货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当然需要马跑得更快,但是汽车是什么?凭什么我需要呢?如果你告诉那个时代的人们,汽车还需要加油……他会不会直接骂死你呢?

Google有刚需么?Gmail有么?ICQ有么?iPhone有么?记得iPhone刚发布后,那些最懂手机的人们(黑莓玩家),是怎么评价的么???

但是,这肯定也不是说,任何产品都可以大卖。

回到刷牙这个产业来说,最后广告大师还是做了这个广告,其实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牙膏牙刷广告差不多,就是告诉你,媒体呐早起,刷一次牙,晚上睡觉刷一次牙,不需要几天你的牙就会白皙无雪,亮晶晶,绽放完美的笑容。(题外话,其实我觉得这些广告最大的效果,就是这么多年下来,我没有了完美的笑容,因为牙么,总是忘了刷,每次笑都觉得自己牙黄,哈哈。)

按照习惯三要素的观点,早起,或者晚上睡觉就是cue,刷牙,就是routine,你的牙白皙美丽就是reward。

这个广告播出以后,几年的时间,刷牙就从一个小众活动变成了半数美国人的习惯,牙膏和牙刷公司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广告大师,当然也发了一笔大横财。

但是反思这个故事的时候,作者发现,其实当时代的其他牙刷牙膏公司也是用的类似的广告策略,为什么这家才是真正的脱颖而出的呢?

原来是,牙膏里面的薄荷,它会造成你刷完牙后,有一种清凉冰爽的感觉。实际上加不加这种成分你的牙都可以刷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但是加了薄荷以后,你每次刷完牙后,都有种牙刷的很干净的感觉。这不是刷牙真正的reward,但是人们会以为这是刷牙的reward。刷牙真正的reward是非常长期的,如果你的牙很不好,需要刷很久才能褪掉黄斑,甚至可能必须洗牙才能褪掉。如果你的牙很好,刷了就更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刷牙之前难以形成习惯的原因是,他虽然有reward,但是太难以感觉到,没有reward在习惯培养起的刺激,大脑就不能养成顽固的好习惯。但是薄荷提供了一个假的reward,这个reward,很容易感觉到,每次刷牙都有,这样的刺激容易增强习惯的效果。

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开始仔细考虑很多产品里面的小佐料,比如香皂里面的香料,有利于洗脸洗的更干净么?比如洗衣粉的淡淡清香呢?很多很多。

再如一些,我们可能会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比如微博,reward应该是提高我们的知名度,看到好玩的信息,等等。但是什么是淡淡的佐料呢?也许是在手机上点一下刷新,或者下拉一下列表,然后丁零一声,内容刷新了。你想想,有没有在无人更新的半夜,下拉过那个列表?

习惯,某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成瘾。

习惯,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创新产品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命题往往是,如果用户做点这个,做点那个,然后就UGC了,然后,我们就流量很大了,内容很多了,发大财了。对,如果的前提如果对了,确实有戏,但是用户为什么要做呢?为什么某些产品下,用户养成了习惯,甚至上了瘾,某些产品,只能天天等着如果成真呢?


欢迎阅读下篇《如何改变习惯-我是如何在半个月内减掉20斤的-The Power of Habit读书笔记(2)》。

打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