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不不不,你做错了,不要跟中国人练习口语,英语角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口语角执念

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听说你也喜欢学英语,他马上说Tinyfool,我跟你说我的朋友里头喜欢说英语的人真少,总算遇到你,你也喜欢聊英语,咱俩以后邮件聊天都用英文。有的人则连提都不提,给我发邮件,留言都用英语。而我遇到这种情况,我都用中文回。为什么?

我觉得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执念,我把它叫做口语角执念。我们小时候,英语老师说大家应该经常练习英语口语。所以,在教室后面的一个角落,搞一个口语角,大家只要想去练习,就过去互相用英语对话。

很多人很喜欢这种练习方式。那么在口语角,大家一般聊什么呢?

Hello?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And you?

往往就是这些东西,这些都是课文上的最基本的东西。

如果说你是国际学校,双语学校,那么英语角可能还有点意思。但是一般的中国的正常的小学、中学的英语教育,英语角里面聊不了什么东西。基本上是除了课文上最基础的以外,就聊不了什么了。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口语练习?

当然也是,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低效的口语练习。

菜鸡互啄

首先第一点,我认为英语角它就是一种叫做菜鸡互啄,菜鸡互啄对双方的进步都不会特别大。

什么叫菜鸡互啄?

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武术初学者,你跟另外一个初学者对着练习,你们练来练去可以相互学习的东西很少,练多久,你们都还是初学者。你想进步怎么办?当然不能说你一开始就去挑战几百倍于自己的对手,但是你要找那些比你强一些的人。这样对战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压力,才会发现自己的招数有破绽,才能看到进步和前进的方向。

就像练习口语,你不是母语者,是个外语初学者,你经常犯一些时态的错误。你的朋友,也是个初学者,他经常犯一些词性的错误。那么你们之间能学会什么?说不定反而你学会了他常犯的错误,他学会了你常犯的错误。

在学校的口语角,大家可以把最常用的how do you do说的滚瓜乱熟,然后最后把这些东西给练成一一套口诀有什么用呢?

在生活中,你真的要去跟老外聊天、旅游、购物的时候,你会发现课本上的东西太简单了和生活太脱节了。你等着人家说, How do you do 。结果人家来了,Hey man,你就傻了眼。或者你问人家 How are you? ,人家回了一个 I’m finethank you. And you?你还知道怎么应对,万一人家回一个 Good. 或者 Great. 很多人都会马上蒙圈,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就像日清方便面的这个广告,看得懂的话,你会觉得非常好笑。

广告里面,日本武士喊着蹩脚的 What is your name ,结果对方英国军官没听懂,来了句 Pardon?武士军团喊着 Good morning …… 这像不像我们的英语角,这样的练习可以练出什么好英语?

菜鸡互啄里面的战斗机

本来就不应该菜鸡互啄。而中国人尤其又是菜鸡互啄里的战斗机。

中国人对英语有一种特别奇怪的执念,就特别喜欢吹毛求疵。

你当然说比方说我说了一句话,里头没有把某个单词的复数形式用对。中国人确实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不熟练。但中国人也特别喜欢在这方面去提出批评,因为这个东西很简单。不管你英语好不好,自己熟练与否,但是找别人的不熟练的错误,中国人是最在行的。

不熟练的问题,其实不太需要纠正,因为问题出在不熟练,大量练习就好了。很多时候这种问题不是不会,而是缺乏练习。中国的老师特别喜欢让写错字的孩子抄写错的那个字500遍,那倒是一种联系。但是在口语角本来就很很低调,没有信息量的交流里面,还有大量的时间大家是互相纠正你是不是多加了一个s,我是不是did说成了do。

不是说这种纠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往往会打断交流,而虽然是菜鸡互啄,如果能促进练习量也稍微有点作用。不行,大量的互相纠错,会进一步的降低练习的效率。一个小时的口语角,可能有40分钟浪费在互相纠错。完整的英文对话,可能完成不了几句。

什么是真正的交流

英语角,或者一些英语半身都不熟练的中国人相互之间用蹩脚的英文对话,发邮件,对英语提升不大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构成有效的交流。

有效的交流往往需要首先有一个目的。

比如,我是个英语初学者,电脑坏了。我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去Google搜索,这就是有目的的去用英语。

我想说,我的电脑的某个灯不亮了,那么我就要找用英语怎么表达这么一句话。我可以搜索 MacBook power light not woring not funciton.

我如果搜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不错,解决了问题。

但是有时候,我会发现某个帖子讲的差不多。但是按照他们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回帖问 I do the exactly staff as you said but it is still not working. 然后balabla补充一些信息。那么对方可能会问一些细节,你再补充补充,问题解决了。你这才是完成了一个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真实存在的场景的对话,它才能真的让你去进步。在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存在的时候,你跟另外一个初学者就很难摆脱,不管怎么聊,都是在聊 How are you,课本那套。

词汇的方向问题

如果你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考雅思,你去把雅思的词库背了。考托福你去把托福的词库背了。没问题,但是,这对你的提升只限于考试。

雅思的词汇全背了,对你在计算机领域英语词汇的提升其实并不大。甚至还没有你认真去看5~10篇英语的计算机方面的文献对你的提升更大。雅思的词汇都背了,那么如果你对3D打印很有兴趣,你会发现3D打印相关的术语你还是不了解。

各个领域的词汇和通用词汇之间是不相交叉的。

所以,背单词意义不大。一个单词可能有6、7个释义。你怎么背,你是全背,还是只背一个呢?这样的矛盾是因为背单词是一种脱离场景的学习英语的方法。你在背单词的时候,没办法预先知道未来你在生活、工作中,更多会用到哪个释义。

举个例子,下面是查询 relief 这个单词在一个词典里面的截图

好,给你5分钟你来被这个单词。然后请问我会在什么场景用到这个单词?

你可能会想到,such a relief。很好,不错。你记住了浮雕这个释义么?

听起来很偏门吧。那天我想3D打印一个牌子,上面用浮雕效果放一个变形金刚的擎天柱。我一想我不知道浮雕怎么说啊,我就一搜索,我这时候才知道 relief 还可以当浮雕这个意思。

我需要背么?不需要,知道这个意思,我马上在 Google 搜索 Blend how to make a relief from an image,然后我找到了一个英文的 Youtube 教程,我看懂了,做出了这个效果。你猜我会忘记 relief 还可以当浮雕这个意思么?不会的,怎么也忘不了。这是因为这是我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记忆。我不需要去一遍一遍的去说,relief 浮雕、relief 浮雕、relief 浮雕、relief 浮雕……

就像你最早知道想打印一篇文章,需要的那个东西叫打印机。你第一次知道,想把字印在纸上需要打印机。你需要一遍的去说,“想把字印在纸上需要 打印机”,“想把字印在纸上需要 打印机”,“想把字印在纸上需要 打印机”……

或者你以前只吃过馒头,第一次吃到肉包子,你很喜欢,你需要“有肉馅的馒头 包子”,“有肉馅的馒头 包子”,“有肉馅的馒头 包子”,“有肉馅的馒头 包子”这样重复很多遍么?

生活中的很多概念,你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不需要你自己人工重复的去背,因为你知道了打印机,你未来就会经常用到这个词。你开始喜欢吃包子了,你就会经常去买包子,吃包子,自然不需要人一遍一遍的告诉你什么是包子。

汉语如此英语也是如此。

英语角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英语角它是个历史的产物。

现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其实都有历史原因。在今天看起来都是非常奇怪的,或者说都是非常落伍的。

比方,我们小时候要买磁带来增加自己的听力量的。有各种各样的听力材料的磁带可以买。但是一盘磁带只有60分钟,买一套10盘,已经不便宜了。其实才10个小时的听力量。内容还非常无聊,非常重复,很难让人坚持听下去。

而今天,我看1集美剧40分钟,我看一季10集,我就有大概八九个小时的听力量。我要是看 Friends 那种10多季的美剧,我很快就有了100个小时左右的听力量。

再比如说在 YouTube。我学习 Blender 的方法就是在 Youtube 上看各种教程。然后遇到问题就在 Youtube 搜索 Blender how to xxx。整个过程半年多,我可能看了上百个视频来学习 Blender,少说也有几十个小时的关于怎么3D建模的领域内听力了。

看这些美剧和学习 Blender 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痛苦,就是我的爱好和娱乐。但是于此同时我积累了很多听力。你让我现在去听那些枯燥的听力练习磁带,打死我也不会去的。

所以说,口语角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你今天想练习口语,或者听力,阅读,你都可以跟真实的老外去交流。

你想练习阅读,有那么多外国网站,新闻,英文电子书,你可以去看。我用美国亚马逊,一本美国的书出版了。国内外文书店一个月以后才上架的书,我在美国上市的那一天,在亚马逊上买了电子书,马上就可以看。

你想练习听力,你可以看无数的美剧,看无数的Youtube视频。

你想练习写作,你可以去 Quora,你可以用英语去回答问题,让美国人,英国人、印度人怎么看你的回答。

你想练习口语,推特的Space里面有很多全英文的语言房间。

但是,即使在互联网还没出现的那个年代,在学习英语很难的年代。很多人也明白该怎么学习。

据说马云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马云小时候经常在大街上搭讪老外,免费帮老外做导游。这样就可以跟老外聊英语。
后来,据说某个老外还一直资助他的学习。还邀请他出国去旅游。
这个年代变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比马云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所以这个年代,你不该练一个哑巴口语,同时你也不该跟一个中国人去练习口语。

打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