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聊起巴黎的共享洗衣房,
虽然他字里行间的意思是鄙视觉得这种自助洗衣房是比较不卫生的。但是从实际出发,我觉得这倒是暴露了他对卫生的误解和对消费能力的误解。
事实上,中国不是找不到这种洗衣房了,而是从来就没流行起这种洗衣房。这种带烘干机的洗衣房在中国很少见,但是在发达国家比比皆是。
拿美国为例,美国的生活方式大概分为两种,住在郊区半郊区的独立屋和住在城市里面的公寓。独立屋的屋主一般很少使用自助洗衣房,因为家里往往摆的下跟自助洗衣房一样大小的专业洗衣烘干设备。而且,在独立屋外晾晒衣服,往往是不被允许的。而住在公寓的人,很多家里最多有比较小型的洗衣机,经常需要使用自助洗衣房之类的服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拿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Penny和Sheldon、Leonard的很多对手戏就发生在公寓地下室的自助洗衣房里。
基本上,如果是剧情发生在城市里面的美剧,你都很少看不到洗衣房的身影,不管主人公有多富,或者生活方式多么新潮,共享洗衣房都是他们的选择。
老友记洗衣房场景
2 broke girls的洗衣房场景
除非他富到另外一个程度,比如他的干洗全是助理去送去取回,他自己不做的那种。
国内的高消费群体已经习惯了干洗的概念,因为有些高档的服装、鞋不干洗自己是很难打理的,但是整体来说对自助洗衣的概念接受度跟外国还是不能比的。
很多人从观念上觉得自助洗衣是更不卫生的。其实首先洗衣机和烘干机都有高温消毒的功能,也有各种消毒液,卫生程度是完全没问题的。
2010年,奥巴马曾经有一个讲话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文是
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因为那是这个星球所无法承受的。(If over a billion Chinese citizens have the same living patterns as Australians and Americans do right now, then all of us are in for a very miserable time. The planet just can’t sustain it.)
很多中国人和媒体的反应是不满和气愤。有网友在海外某论坛说:“美国的发展已在全球各地掠夺了大量的资源,现在对中国的发展妄加指责,如果要让地球人过上好日子,美国人最好自己先去过低消费的日子。”(1)
其实这句话,你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远不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奥巴马的视角更多是在能耗和碳排的角度。这是很多中国人确实不够了解的一个方面。
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的耗电是远远大于一个中国家庭的。其中烘干机就是一个大头。
在中国人看来,我们不用街面上的自助烘干机,甚至我们很有钱,家里购置多台洗衣机,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小洗衣机。这样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更卫生的。其实不然,很多专门的小洗衣机缺乏大洗衣机的专业的洗涤模式,比如加热消毒等等,反而是更不卫生的。这是一个卫生观念的差异。
但是这更是消费观念的差异,或者说白点是消费能力的差异。
据统计日本人去洗衣店洗衣服的成本是在家里洗衣服的成本的40倍,但是仍旧越来越多的人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服。
在中国,装修必须留出洗衣机空间,还有晾晒空间。但是在欧美一般是没有在室内和阳台晾晒的习惯的,一律烘干。日本很多家庭还有阳台晾晒的空间,但是也越来越多的依靠烘干。
烘干是一个更加耗能的做法,我们今天不谈环保,只谈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乐意付出烘干的电费或者去自助洗衣店的费用的群体,他消费力是更高的。目前中国也开始出现一些自助洗衣店,但是往往出现在外国人比较多的,或者高端的小区周边。
中国人更喜欢晾晒和自己家里面洗,其实倒不是为了节能,而是为了省钱。殊不知,生活品质的追求和观念是需要升级的。比如在北上房子价格昂贵,但是不管装修多么豪华,都需要把阳台包起来。但是即使包起来阳台也没有什么品质上的使用需求,因为往往都用来晒了衣服。
很多人理解不了洗衣机和烘干机的价值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不理解,如果可以像自助洗衣这么方便,其实卫生整体条件可以大幅提升。比如中国人家里的洗衣机很少可以洗大被子、大毛毯、甚至地毯、窗帘之类的。或者可以洗,但是这些大件一旦晾晒,几天都没办法洗衣服,因为把晾晒空间完全占据了。所以,很多时候在中国家庭这些大件的清洗和替换都是很长周期。
然而如果你用自助洗衣房,一般都是工业级洗衣机烘干机,多大的东西都扔得进去。烘干需要的时间也都差不多。你往往可以在一天内完成这些大件的清洗。那么这些大件就可以非常频繁的替换了。(我们今天不谈环保和节能,哈哈)
这就是你看到很多西方国家的生活品质看起来更高的原因,背后的真相就是奥巴马说的耗能。
你当然也可以说,为什么我们需要像他们那么耗能。其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去发问,如果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提升,我们怎么拉动内需?
在20-30年前,中国人曾经自豪我们是一个自行车王国,说西方那种人人都保有私家车的生活方式是不节能环保的。说是这么说,这20-30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中国的私家车保有量是不断的提升的。
洗碗机是另外一个例子。
现在一些大型城市洗碗机开始流行。但是从总量来看,中国洗碗机市场才刚刚打开。据统计,中国洗碗机销量逐年上涨,2013年中国洗碗机销量仅为8万台,2021年中国洗碗机销量上涨为195.2万台,同比2020年增长1.67%。(2)
2013-2021年中国洗碗机销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虽然从2013年的年销量8万台,到现在的将近200万台,增速显著,但是大概算算整体保有量也就是在500-600万的样子。跟整个国家人口相比渗透率非常低,甚至仅以一线城市的1亿左右人口比,也是非常低的。
而在海外洗碗机的现状是完全不同的,在美加德渗透率在 60%-70%,英法西意在 40%-50%,就算是生活习惯接近我们的日本渗透率也有约 30%。我们就算仅算大城市的中国最高消费的一亿人口,也只有5%左右。
同样洗碗机在中国的使用量低也被用观念问题来解释,很多人认为是因为洗的不够干净。而实质上则是大多数人不懂洗碗机的原因,认为费电且费水,更大的考虑仍旧不是卫生观念,而是消费观念。
我在微博有个朋友叫做打呼噜的可爱,曾经经常推荐的大家买洗碗机,受到了一堆家庭主妇的围攻。她翻了翻他们的照片,惊讶的发现,喊着洗碗机不如手洗更干净的很多自觉精致的家庭主妇的家庭卫生条件十分堪忧。
比如他们晒出的自制美味,做的案板是传统的木墩儿或者现代的板材木板,看着有长期水侵的水痕,甚至有些表面和周边有严重的霉斑。有的号称做的美食,但是盛放的桌子掉漆严重,很少有人用干净漂亮的桌布,有些人是裸放,有些人则垫了一些报纸。等等。
其实这就是消费层次的问题。
生活水平刚刚提升,对生活品质和卫生的理解还不够。比如,美国一般的独立屋有安装恒温系统,但是中国农村的自建房,看上去也是几层,有很多连木地板,瓷砖都没有,就是水泥地,空调也很少安装。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中国的道路还很漫长,而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如果诚如政府工作报告,诚如个大经济学家的理论,我们要从外向出口型经济转型到内需型经济,转型为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经济模式。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拉动内需,消费升级,而不是消费降级,中国经济才有慢慢继续发展的动力。
引用:
1) 奥巴马称中国人不应过美式生活 华人表示气愤
http://news.sohu.com/20100514/n272123699.shtml
2)中国洗碗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https://www.sohu.com/a/590715195_120948967
3)消费升级系列深度之洗碗机:产业布局提速 未来空间广阔
http://www.invest-data.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40818001720776082.pdf
“中国经济腾飞了?其实消费水平跟发达国家还差得远呢”上的一条回复
天呐。。。你是怎么找到这种帖子还写了这么一篇长篇大论的文章。其实也就是那个人比较虚伪,喜欢莫名其妙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