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作 读书

书的历史与未来-从介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互影响谈起(四)

书接上文

9、起点小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征

一般人对起点的印象是玄幻小说为主,特别是穿越题材为主的小说网站。很多人不了解起点,我们看些数据。

摘自《盛大文学招股书摘要》:

根据艾瑞报告,2010年,从营业收入上我们占据了中国在线文学市场71.5%的份额,而在用户停留时间上,我们占据了60.6%的市场份额。我们的qidian.com(起点中文网)是中国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其去年在收入上占据了中国43.4%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现有庞大和高度互动的网络社区,创造了一个网络效应,进一步吸引了中国一流的作者,帮助了他们作品的传播。

起点能产生这么大价值跟内容对应了时下年轻人的口味以外,还有什么要点呢?一般人把起点的模式叫做追更模式,我更喜欢把这叫做评书模式。

评书的模式是,一个茶馆,收茶位费,一次一文钱,可以喝一杯茶,听一个小时的书。比如假设《说岳全传》总共可以讲365天。那么听这部书的听众要交多少钱呢?不是一次性一人365文,而是任何人可以随时来听,每次一文,听一次给一文,听两次给两文。
用现在的话,纸书的收费模式是一次性购买,评书的收费模式是按使用量付费的微支付。

而起点的内容产生模式是,一个作者注册了起点以后,就可以写书,一开始的章节往往都是免费的,叫做免费章节。如果写得好,订阅读者就会慢慢多起了。写了几百章后,读者有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时候,编辑就有可能跟你联系给你开通VIP章节。

VIP章节就是需要付费的。一般来说一个章节是3000字,千字收费3分钱(低VIP)。一旦你的书开始有VIP章节,就会迎来读者的大流失。前面我们说过,起点的付费率其实只有5%,所以你可以想象还有多少读者。也许几十万一下子就变成1万了。

那么,现在假设你有了1万付费用户,你每天写1000字,3分钱里面一分归你,一份归起点,另外一分用来奖励优秀作品。也就是你每天可以挣1万*1分=100元,月收入3000,不算高。

但是这个模式好处是,公式非常简单,你知道如何努力去提高收入,一方面,你可以多写,完全多劳多得,每个月写的字数越多你收入越高(当然前提是同时读者不要流失,质量也很重要);另外一个方面你可以努力提高质量和黏度,你的付费订阅用户越多,你收入越高。如果,你有了10万付费用户,那你就月入3万了。

所以,起点内容和形式就表现出来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一天一更到一天三更

在起点,一个好作家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做到一天一更。一天一更的意思就是每天都能更新一次,更新一章。如果你看到过一些作家谈创作,心情好的时候,或者说有灵感的时候,一天可以写很多,但是更常遇到的是,打开电脑一天一个字都没敲的情况。或者你回想,你整个高中才写了多少篇作文,一篇才多少字?让你每天都可以写3000字,而且还要求好看,你能做到么?

就拿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每章大概也是3000-4000字,笔者写了1个多月还没写完,这还不需要从头构思,整个文章的架构,我已经通过多次演讲建立的很清楚了。

我想对谁来说都太难了,但是这在起点是一个基础要求,是所有作家必备的基本功。

如果你做不到一天一更,你的内容再好,还是有很多读者不会买账,不会成为的你订阅用户。因为起点读者的常见行为模式是,每天都要看一章两章的小说,如果喜欢的作品经常做不到每日不更新,就跟丢了什么东西一样的难受,慢慢的就开始不喜欢这个作品。哪怕内容上很满意,但是更新频率不稳定也不行。

所以,起点的作家们都养成了一天一更的习惯,一些优秀的作家可以做到一天三更,甚至有些还可以更更多,相应的,他们就得到了用户忠诚度和金钱上的回报。

那些产量不稳定的作家也学会了“攒稿”,就是在创作能力强、创作欲旺旺盛的时候,多写点,但是不发出来,备着,等到写不出来的时候,也可以保证一天一更。这些非常明显的介质特征影响表现形式的例子。

这种普遍的一天一更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请假条。当作家实在是无法保证一天一更的时候,他们会发一个免费章节——请假条,理由五花八门,有说生病的、有说家里出事儿的、有说结婚的。读者一般都不买账,会在回复里面大骂,说XXX怎么就你请假最多,说XXX你怎么老结婚,都好几次了,等等。

请假条多的作者也很不受待见,难以获得高收入。

二)、明显的章节间悬念

起点的小说,每一章结尾肯定有悬念,尤其是经常和剧情其实关系不大的悬念。这点跟评书完全一样。 

评书为什么有章节间悬念呢?思考评书的模式你就会发现。假如一部书,有100回,一回收费1元钱。听评书的人不用第一次去听的时候交100块钱,而是去一次给一次的钱。

这样对评书艺人最大的一个压力就是第一天天来了100个人,第二天不来人怎么办?每天要卖力表演那是当然的。同时他们需要给听众一个悬念,让听众回家后抓心挠肺,不听到下集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样听众第二天才会再来。

但是,一个好故事里面的悬念是不是无限的,如果严格尊重故事的完整性去构造悬念的话,可能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今天有悬念,很吸引听众再来,明天没有悬念,听众就不来了。此外,评书是一种即兴的表演艺术,演员很难控制进度,就算有预先的设计,也有可能今天讲快了,把悬念提前泄漏了,或者讲慢了,还来不及把悬念展开。

这时候,考验一个评书艺人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即兴创造悬念的能力。这种章节间悬念,在评书界的术语叫做扣子,评书艺人在一回即将结束的时候,需要埋一个扣子,勾引听众再来,这叫做留扣子。评书界有听书听扣的说法,留扣子的功力是一部书好不好的一个重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讲过。

说书先生说的是七侠五义,说着说着,这回快结束了。他就说,

“话说几位大英雄正在酒楼二楼,喝酒吃菜,谈笑风生,这时间,只听得楼梯上,登登登,脚步声响,上来一人,吓得几位大英雄捏呆呆发愣,您要问这人是谁?”

这时候,说书先生会狠拍醒木,“啪!且听下回分解。”

这个部分叫留扣子,所有的听众都听得百爪挠心,心里面想,我靠,这几个大英雄不是最厉害的么?他们都在一起居然还会怕别人?这难道是大魔头要登场了?明天一定要早来,免得没座位。
第二天,所有听众都早早来了,一个个半个屁股坐在椅子前面,探着头,等着先生来讲,那个吓人的人是谁。

先生不紧不慢,喝口茶,理理衣服,清清嗓子,拿起醒木一拍,

“啪!上回书说到,几位大英雄正在酒楼二楼,喝酒吃菜,谈笑风生,这时间,只听得楼梯上,登登登,脚步声响,上来一人,吓得几位大英雄捏呆呆发愣,您要问这人是谁?”

再拍一次醒木,“原来是小跑堂儿的来上菜”

这个过程叫做解扣子,听众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我还以为怎么了呢。但是,人已经来了,就稳稳坐好,继续听。

如果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小说,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章回体小说和文人的笔记小说。这两种小说,题材、内容、形式往往都有很多不同。章回体,会有严格的章节结构,每章长度大致相同,每个章节之间有明显的悬念,内容一般比较市井通俗。而笔记小说,则更加自由一些,往往章节不明显,也没有章节间悬念。

就是因为大多数章回体小说,其实都或多或少改编自评书演员的表演或者话本,形式和内容继承了评书的风格。

而中国现代的作家,不管是鲁迅、矛盾那个时代,还是余华、苏童那个时代,还是韩寒、小四这个时代。你可以发现他们的小说,都没有章回体小说的那些基本特征。

但是你观察起点的小说,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数都有章回体的那些结构特征。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起点作家的读者跟听评书的听众很像,他们享受的也不是整本书,而是每天一个章节。可以用来参考的还有日本的漫画连载机制,以及美国的美剧模式,他们都表现出来了类似的特征。

(三)、研究这些特征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去研究这些特征呢?

起点的上韩寒和慕容雪村的书卖不动

本来起点的用户群年龄收入水平和韩寒、慕容雪村的读者群很接近,所以盛大文学曾经跟大量的现代作家签约,希望借助起点的成功帮助这些现代作家卖书。

签约的时候,曾有新闻说到

“昨天,盛大文学在京宣布,80后代表作家韩寒将于12月1日起,在起点中文网上创作新小说《他的国》,进行收费阅读,并与每年已能得到2000万订阅量的白金级网络作家格子展开擂台赛。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称,韩寒在网上收入过千万、过亿都有可能,人们对韩寒能否打赢网络当红作家,能在网上赚到多少钱也纷纷开始猜测,韩寒对此则坦言,自己完全没把握。”

但是结果颇为不理想,韩寒的书销量很低。而,慕容雪村甚至直接公开谴责盛大:

5月18日,慕容雪村在微博上发布了《给盛大文学的一封公开信》,并称是“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在该信中,他自述2008年11月与盛大文学签订协议,将作品《原谅我红尘颠倒》授权给盛大文学三年,按7:3的比例分成,每个季度结算一次。但是三年来从来没有结算过。当年,共有18位作家与盛大文学签约。慕容雪村称,“希望贵公司在重视大作家的同时,也能稍微重视一下那些不太起眼的小作者”

起点的作者发财的有很多,但是为什么在线下已经很成功的韩寒和慕容雪村的书不能在起点大卖呢?这就是盛大文学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起点的这些介质特征,以为可以卖《鬼吹灯》、《盗墓笔记》就可以卖《他的国》、《原谅我红尘颠倒》。

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起点大多数书,在收费连载前,都先有大量的免费章节,很多书的免费章节有上百章,很多作者甚至写了整整1年才开始收费。这个过程是一个聚集忠诚粉丝的过程。而,一般作家的作品,很多时候,还没这些网络作家的免费章节长,比如《他的国》以及《原谅我红尘颠倒》相对起点的作品来说都太短,完全不够聚集粉丝。

然后,是我们刚才提到过的悬念的问题,韩寒和慕容雪村的书没有强烈的章节间悬念,即使一开始聚集了粉丝去看,但是开始收费的时候,也无法牵住读者追更付费。

我在盛大工作期间,正值Bambook发布前夕,很多部门都参与了测试,我也参与了一部分测试工作。

当时,一次讨论,有人提出说,书的标价有问题,不然怎么会有本小说价格高达300元。领导很重视,要求仔细检查。过了会程序员说,检查完了,发现这本书就是该卖300多,这本书章节很多,按照一章3分钱的价格算下去,还真是300多。

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讨论,首先很多人震惊在中国有人会看这么贵的小说,而且这部作品其实还挺受欢迎的。然后,我们很多人就建议,这本书订阅还是按照3分钱一章,但是整书卖的时候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否则,我们很担心,整书卖完全没有销量。

后来,起点方面说,整书卖如果大打折扣,就会影响起点和作者的利益不能接受。很多人就提出,要求起点做一个数据调查,看看一部小说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的,完本以后有多少人会一次性付全额购买全部章节。

统计数据回来,很有意思。现象是,大多数本书,在免费章节期间是订阅用户狂涨的阶段,开始收费后,订阅用户往往会跌到1/10甚至更少,然后,慢慢的增长。在快要完本的时候,单独章节的购买到了顶峰,但是一旦完本,这本书在起点的销量就会戛然而止。

这样的一个数据可以完美的解释,为什么韩寒和慕容雪村的书,在起点卖不动。起点的读者根本不是来买书的,他们是来享受一种每天看一章的服务的。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这个论点。

这说明,如果盛大文学的主体是起点,实际上它是没有能力卖完本书的,或者说,不适合的。最近盛大说准备在酷6复制起点的UGC模式,我很悲观,原因大家都明白了吧。

四)、起点的胜利是因为战胜了盗版

起点的收费是一种超微支付,每天只需要付3分钱,几乎可以说,中国3亿多网民没有一个人负担不起。但是2007年的数据来看,起点注册用户有1400万,付费用户只有50-60万,付费比例其实才5%。那些不付费的用户是只看免费章节,绝不看任何收费章节么?

当然不是,在我没有进入盛大之前,就被朋友介绍开始在一个论坛上看《鬼吹灯》,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起点,不知道《鬼吹灯》当时是在起点连载,我还以为是那个论坛的人写的呢。这样的读者其实很多,他们根本没有注册起点。

那些注册起点的老用户,甚至是付过费的用户呢?我也跟很多这样的用户聊过,他们告诉我,起点的用户的心态往往是,在起点注册,订阅一个作品,收到章节更新通知后,不着急去看,等到回家了,要休息的时候才开始看。看之前,先去百度搜索这个章节有没有盗版出来,如果有直接看盗版,然后睡觉。如果没有盗版,有的人会选择再等等,看看一两个小时内有没有盗版出来,如果没有才会去付费。

所以,实际上起点跟所有的电子出版,甚至传统图书一样,也是受盗版威胁的。区别在于,传统图书,一般有了方便的盗版马上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起点和盗版的斗争是天天发生的,每个小时都有。虽然这个支付已经超微了,也没有人负担不起,但是用户从群体上看,仍旧是贪便宜的。起点那边的朋友告诉我们的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如果百度贴吧,或者其他网站的盗版起点内容出来的晚几个小时,起点的付费率就会显著上升。这就是起点为什么跟百度打官司的原因,不同的盗版渠道对起点的伤害是不一样的,快速的,机制化的,高效的,伤害最大(于此同时利益也最大,很容易推算吧)。

前些日子,遇到了曾经参与起点反盗版的一个前同事,他给我讲过,当时的策略还有一条就是主要打内容公开的网站,而需要注册,登录才能看的盗版网站,当时根本不管。这样去告,然后关站以后,对起点的付费率提升效果很显著。这也可以验证,起点普通用户行为的特征。

但是,这种战胜是非常艰难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读者的消费能力之惊人,5%的付费率就已经是上亿的生意了。如果起点的付费率有50%,甚至90%呢?能养活多少作家,能创造多少内容呢?


上一篇

本系列完。如果你还有兴趣,可以阅读本系列的精神续作《介质变革前夜看书的历史与未来》。

分类
写作 读书

书的历史与未来-从介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互影响谈起(三)

书接上文

7、政策和盗版的影响

来自阮一峰《关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一些想法》里的一些数据:

2005年,全国出版的所有图书总定价大约是632.25亿元,销售总额是493.2亿,就是说大概只卖出了三分之二的书。从2000年到2005年,全国图书销售额年均增长5.5%,大大低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因此,图书出版业是一个低速增长、甚至是不景气的行业。

有资料称,在所有销售出去的图书中,37.33%是中小学课本,26.63%是教育类读物(比如课后辅导材料),7.96%是大中专教材。三者相加,超过70%。这就是说,中国图书市场大部分都是靠课本在维持。

如果除去课本和教育类读物,493.2亿的图书销售总额将只剩下138.5亿。这就是说,全国人均购书额一年不足10元。从印刷数量上看,一本书售出3000本左右可以保本,售出几万本就是畅销书,售出几十万本就是大畅销书,售出一百万本以上就是超级畅销书。事实上,全国一年中销售过百万册的文艺类畅销书不到10种,别忘了,我们可是一个10多亿人的国家啊!”

出书的门槛高

头两天跟一个出版行业的朋友聊天,她提到,现在她知道的一些出版社挣钱的书都来自大学老师,老师们弄到一笔科研经费,一部分就用来给自己出书,全额自费,也就是给够3000本的印费,出版社帮你出书,你自己销售。这些老师出书是为了未来的职称、评奖,以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

有人把这种纯自费叫做出版门槛的降低,因为不管是谁,出够3000的出版费,如果是10元一本就是3万,20元一本就是6万,内容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出版。能出得起这样的价钱的人,现在的社会应该不少。

但是,这实际上根本不是出版社,这不就是印刷厂的工作么?要出版社来做做啥?在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确实是需要出版社做中间结构。但是这确实不是出版。

而且,这实际上是出版门槛的提高。提高到了,你不出钱,出版社根本不相信你的书可以挣钱。他们连尝试一下出书,去卖的勇气都没有。

作者难以赚钱

同时,可以出书的作者也根本赚不到钱。英国《金融时报》作者连清川在他的文章《恶性循环的出版业》中说,““我的上一本著作《彷徨的帝国》是一本时评集。从第一篇稿子到最后出版,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实事求是地说,我拿了二茬稿费,因为其中的稿子多数在媒体上发表过。你知道我一共赚了多少钱吗?我拿到手的稿费一共只有1万多人民币。”

我还没有出过自己写的书,不过参与过本技术书《编程人生》的翻译,我负责的大概是几十页,前后大概耗费了我三个月,稿费只有1000左右。一般来说,翻译比写书稿费更低。连先生的月薪多少我不知道,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准备以翻译或者写书为业,连天天吃盒饭都不够。

明星化

有些人看到前面两段,一定会感动奇怪。大家不是知道韩寒、小四都很挣钱么?作家都发财了么?我为什么还一味地说出版业出了问题,作者难以赚钱呢?

下图是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从这张图来看,我们的出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作者都大赚特赚,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是这样的作家是作者群里面的极少数明星,他们的作品很好,营销很好,所以他们大赚特赚。但是他们只能是少数,大多数作者的出书收入连让他们职业化后养家都不够。

明星越赚得多越给我们一个错觉,行业情况很好。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图书市场严重明星化,没有名气的人写的东西根本没有人买。购买者抱怨图书市场表面繁荣,但是好的内容太少,作者抱怨怎么写都不赚钱。好书越来越少,读者也就越来越少,作者更难挣到钱,则更少有人全力投入创作,则好书就更加的减少。整个行业大饼变小,所以人都跟着受到损失。

而出版界的明星作者,大多有自己的独特渠道和影响力,他们受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书便宜是读书人之福么?

我们大概一个月前,在微博上面讨论盗版。有一个技术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一个网站,全都是盗版技术书。他就说这个网站很无耻。这时候当然各种言论都来了,有的说这个网站太好了。有人说什么什么,我们不管那些。其中有一句话打动了我,他说“虽然道理上面感觉盗版有错,但是我不得不说,因为有盗版,中国书很便宜。中国的读者很幸福。”这个话把我打动了。好,抛去道德方面的思考,只看读者是不是真的幸福呢?

从表面上面看确实是这样,一本书在美国,一本经济学教课书,一本在中国可以拿150块买到的很厚的经济学教科书,我买原版,163美金,在Kindle上面买的。

是,听着很合算,作为中国人便宜六到十倍买到一本书,这本书很好,确实获得知识了。但是你就真的没有失去吗?这是我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来作者通过一本书挣钱,但是现在书太便宜了,挣不到钱,不出书,你没有损失?

我自己在技术行业已经做了十几年了,从2001年上班到现在十几年,这十几年中我换了无数的工作,我换工作的时候,或者对某个技术没有兴趣了,对更新鲜的技术有兴趣的时候,就买几本书学学。然后到下一个公司,工资涨了一倍了。

那书到底值钱吗?我买书的概念是什么?经常一下子买五本,同样的主题买五本,我不挑。五本拿回来,今天晚上看一本,扫一遍。明天看另外一本。都扫一遍,然后决定仔细看哪本?

为什么这么浪费呢?因为我感觉很合算。08年的时候开了我的第一个公司,银杏搜索。我从01年就看搜索技术方面的文章,有一天做技术咨询的客户说搜索不能用,他们是国内比较大的餐饮网站,我说我来做做看,我出门买了两本书。

我写程序还是不错的,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他们写了一套系统,上线,让他们搜索量翻了两番,一天四千,最后变成了一天几万,一个月不到他们竞争对手跑过来跟我说,我们要你一套系统,原样的要,马上给钱。那套系统,一个月八千块的租金。怎么会觉得买书亏呢。两本书才100块钱不到,挣了多少回报?

头两天这个话题,在交大讲过一次,另一个讲师是我的朋友,现在在盛大主要做推荐系统的一个哥们,原来在百度做百度搜索的算法。他讲完了推荐系统,本来我跟他一块讲,听他讲完了之后,我激动到什么程度,原来很多没有懂的东西都明白了,我看书没有明白的,都明白了。我激动的回家买了一堆书,找一堆视频拿来看,当时我就跟他说,你讲的太好了。因为推荐系统是非常新的技术,很多书都讲得不清楚,有的太偏学术了,有的有实践但是跟现在的现实脱离的太远了。你这个有理论,有实践,也有深度,你要是写本书,卖1000块钱,我也买。我看懂了,给我带来的价值绝对不止十万块钱,1000太值了。但是我不能劝你写书,写书给你的回报太低,太累,劝你写的话,你老婆会恨我的。

8、音乐从数字化介质到数字化介质的转变

我们正在经历的音乐的介质变化,是从CD到Mp3(其实也包含其他Mp3 like的不需要物理存储来销售的格式,这里用Mp3代表)。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Mp3时代的亲历者,但是Mp3成功的太快了。很多人连头绪都没有摸到就成功了,所以看起来Mp3是一出来就改变世界的。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一开始Mp3仅仅是一个格式,他没有显示出来任何的威力。因为一开始,你只能从自己的CD压制Mp3,而这就造成实际上,有了不同的介质你能欣赏的歌曲跟你的CD收藏完全没有不同。

但是到了1999年一切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几个大学生写出来了一个叫做Napster的p2p Mp3共享软件,先是这个学校的每个学生的Mp3数量都爆炸了,然后整个世界的Mp3数量爆炸了。也许就是几天之内,整个世界每个人的Mp3收藏都可以跟一个大型唱片公司的曲库相媲美了。这时候Mp3独特的内容盗版,硬件盈利的产业链模式产生了。

消费者是受益者,Mp3播放器厂商是受益者,各种Mp3下载网站,P2P软件公司是受益者。一切人都Happy,除了唱片公司和歌手们。

实际上,从下图(出处)很容易看出来,CD介质和唱片厂商的江河日下,基本上就是从1999年到2000年间开始的。

有人把这当作是数字介质的必然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应该责备唱片业对未来的认识不足。他们没有事先创造和拥抱未来,等未来来了,看不懂,不明白,只心存恐惧,但不知道如何应对。

Jobs 和Apple 刚开始生产iPod 的时候,也是1999年,我们无从得知当时他们对音乐的未来怎么看,是不是其他的音乐播放器厂商一样,不在乎唱片公司死活,反正自己的设备好卖就可以。现在我们经历的电子书时代,虽然大家口头是尊重版权的,但是大多数中国的电子书硬件厂商的算盘应该都是,书盗版才好呢,这样只有硬件赚钱。但是核心问题是,如果内容产业死掉,那么依附在内容产业之上的附加产业能长久么?

所以2003年4月,Apple推出了iTunes Music Store,同一年,他们的iPod开始支持Windows。虽然大家都知道iPod一推出就是潮流,但是在支持Windows之前销量能有多大呢?那时候,Mac用户远小于现在。

根据Apple的财报统计(http://zh.wikipedia.org/wiki/iPod),截止到2003年3月,iPod的总销量只有67万左右(现在Apple的产品首发一天都能卖到上百万啊!)。所以那时候,Apple推出数字音乐商店还是很冒险的。

那么最后Apple的iTunes Music Store成功了么?

上图是从2003年4月到2010年1月,iTunes Music Store的销量,到10年2月,iTunes Music Store已经销售了100亿首歌。歌曲价格是0.99美元(现在有更贵的),也就是营业额达到了100亿。

06年9月12日,iTunes Music Store达到美国88%正版音乐下载市场份额。08年2月26日,超过Best buy,成为美国第二个音乐商店。08年4月3日,超过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音乐商店。10年2月25日,下载100亿首歌。11年6月,150亿首歌。

这种成功来自于什么?简单的把介质从CD变成Mp3?那么为什么成功的不是Napster?不是其他的Mp3播放器厂商?不是唱片公司自己做的数字音乐项目呢?

iTunes Music Store里音乐的介质特征

我认为iTunes Music Store之所以可以成功,不仅仅得益于Mp3/iPod这个介质和CD这个介质的不同。而且得益于,iTunes Music Store从商业模式上、流程上、用户体验上做的介质改造

1、巨大的容量

第一代iPod使用的不是当时Mp3播放器最常用的Flash存储,而是采用了微型硬盘,就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势,iPod的容量非常大,第一代产品是5G容量,而一首Mp3歌曲通常是3-4M,所以,第一个广告词就是“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

我个人很反对简单的参数竞争,如果张三的产品是10M,李四的产品是20M,这就是简单的参数竞争。而,Gmail和iPod的大容量,我都认为不是简单的参数竞争,而是模式不同。

在大量的Web Mail容量是几M时,Gmail推出容量为1G的Web Mail,就是第一次告诉我们,你可以把所有邮件留在Web Mail无需通过删除邮件来保证不超限额。这样用户就可以从偶尔用Web Mail变成长期用Web Mail甚至完全不用本地Mail。

当时其他品牌的Mp3容量一般都是64M或者128M,只能容纳20-40首歌。那么,用户的使用模式就是,用几天Mp3后,就不得不跟电脑连接,更换曲库,否则就会来回来去的听那几首。

跟CD介质非常相像,一般的CD是10-12首歌,你带着CD随身听出门,最多再随身带10个CD,也就是说你的随身曲库只有100首左右。你可能每次出门前都会考虑哪个CD带哪个CD不带。

而iPod的容量达到了5G,可以容纳1000首歌,大多数人可以把所有爱听的歌一次性带出去,再也不用担心经常需要换歌了。

一城一池的参数竞争只能满足一些挑剔的用户,带来不了任何长久的价值。但是,当参数的变化,跟模式跟用户行为的相互作用,带来的效果形成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就不再是简单的参数竞争,是模式创新了。

2、一键购买和小额支付

关于用户为什么使用盗版而不是正版。我有长久的思考。一般来说,应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便宜,互联网盗版往往是纯免费的,即使是盗版CD价格相对正版CD来说也是白菜价,略高于原价而已。另外一点,是方便,正版往往会更麻烦。

第一个原因常常会被夸大,它确实很重要,任何一个价格跟免费相对都是贵的,没错。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用户不是不喜欢内容,你可以说他们觉得内容不值钱,但是他们为什么愿意为毫无价值的内容去购买享受内容的工具呢?Mp3播放器、高档音响、电视机等等。

实际上,经济原因仅是其中一半。我们假设盗版者中有一半是无法负担内容价格的穷人(实际上远小于这个比例),我们会发现盗版者中的另外一半,能够负担的人如果付费话的,内容产业早就挣到大钱了。

中国的数据,2007年,起点中文网的总收入预期是4000-5000万,注册用户有1400万,付费用户只有50-60万,付费比例其实才5%,就已经赚钱了。

那么那些付得起的人为什么不购买呢?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在于不够方便。

因为电子支付和购买方面的困难,长久以来,购买流程并不顺畅。一般电子购物的思路是先把商品扔到购物车,然后结帐,输入信用卡信息等等,填写通讯地址等等,最后等待交易完成。这一整套流程在你购买大件商品,并不觉得麻烦。但是如果你购买10首歌,价值12美元,你就会觉得有些得不偿失。而出门买CD需要出门,用电驴、Napster等等,音乐唾手可得。

iTunes Music Store的一键购买要点在于首先把用户的信用卡绑定好,购买音乐的时候,不需要重新审核信用卡、通讯地址等等,直接一个简单就可以购买。这样用户在购买的时候,没有看到银行界面,减少了花钱的肉痛,也减少了流程,大大激发了购买。

iTunes Music Store里面每一首歌的价格是0.99美元,对美国人来说标准的小额支付,如果没有顺滑的体验,一定无法成功。

3、拆单卖歌

现在部分引自《乔布斯传》中文版,第三十章《iTunes商店》:

乔布斯还坚持在iTunes商店出售单首歌曲,而不仅是整张专辑。

这就造成了和唱片公司之间最大的分歧,因为他们赚钱的模式是在一张专辑中主打两三首好歌,另外填充一些一般的作品,然后一起打包出售。为了获得想要的歌曲,消费者就必须买下整张专辑。

一些音乐人也从艺术家的立场反对乔布斯「拆分专辑」的做法。九寸钉乐队(Nine Inch Nails)的主唱特伦特·雷泽诺(Trent Reznor)说:「一张好的专辑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所有歌曲之间是互相支持的。这也是我喜欢制作音乐的原因。」但反对无效。

乔布斯回忆道:「盗版和网上下载早已将专辑分解了。如果你不能出售单首歌曲,那你也无法和盗版竞争。」

有兴趣关心Jobs如何艰难的和唱片公司达成协议的朋友,可以阅读下这本传记中的记载。我们在这里想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从CD介质的12首歌,到Mp3/iPod的拆单卖歌,Apple是面临阻力和风险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表现形式的改变,介质的优势是无法表现的。

原来你喜欢20个歌手的40首歌,你就需要买20多个CD,实际的容量是20*12=240首,你的钱是大大浪费的。但是,CD的介质特征决定,它有制版和发行成本,不可能做成满足所有人喜好的版本,只能用固定的曲目安排。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类
写作 读书

书的历史与未来-从介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互影响谈起(二)

书接上文

6、纸(传统书)的问题

体积、重量

一般来说,我们觉得纸很薄,重量很轻,但是做成一本书以后,体积和重量就出现了。当你需要搬家的时候,你知道再好的纸箱子装上满满的书后,都是非常沉重的,很容易漏的。搬运纸书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如图这样捆扎好。但是还是搬家的时候最麻烦的东西。

上学的时候,多少次假期,你想着背10本书回家,然后原样背回学校,一个字都没看,但是累的要命。

当你出门旅游一个月,准备带10本书的时候,带纸书还是电子书,就不像是一个问题了。

其次你需要一个巨大无比的书架,否则纸书放在那里都会积灰。

纯文字的信息量问题

上图很多人都见过,因为我们的课本里面有,被叫做“候风地动仪”,说是张衡发明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复制品。而且是一个可悲的复制品。因为用来作为复制依据的文献描述如下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如果你古文不错,你会发现,这东西的样子是挺符合描述的“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等等,都颇为精确。但是这东西为啥能测量地震呢?原理在哪里?

你只能找到“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和“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等,仅凭这样的描述,你能知道原理如何么?为什么现代的机械都有原理图和设计图?就是避免这种纯文字描述物体的信息量的问题。

没有动画

再看这个直流电动机原理。我初高中的时候,自己做过直流电动机,用妈妈织毛衣的竹签作为轴,铜片作为换向器,用漆包线来做线圈,用砸碎的喇叭里面的磁铁。结果第一次做好了以后,这东西不转。因为这样的原理图看不懂,我只好拆掉一个好的电动机,通电用手控制,让它一点一点转,分析的它的结构。最后发现一个要点是换向器和线圈方向要垂直。

另外一个例子是船闸,有一天有人问我船闸什么原理,我给他找了张图,但是他看不懂。在网上找了一个视频,很容易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个动画作为某些原理、流程的展示,就好懂多了,但是纸书能动画么?它要想表达动画可以有的信息量,需要多少张呢?一个标准动画一秒需要24张图片,纸书无法承担这样的信息量。

没有交互

上图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场景,他在看一本书学习,同时查字典、同时在笔记上记录些什么。为什么需要三本书(笔记本也当书来看)呢?因为书是静止的,虽然边角可以记录些什么。

如果是电子书呢?

iBooks可以可以直接在书里面查字典

可以做笔记 还可以搜索

如果是笔记、查字典,你还可以用纸书的方式来解决。搜索呢?纸书怎么搜索?纸书可以有有限词语的索引,但是不能搜索。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类
写作 读书

书的历史与未来-从介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互影响谈起(一)

iPad发布会后,我写了一篇文章《iPad革命:开发者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第三段叫做《阅读的新纪元》,Kindle是书籍数字化电子化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我对没有这么Kindle激动过,我对iPad寄以了厚望。一年后,苹果发布了iBook Author,跟我预想的非常象,iBooks Author面对的就是交互的媒体丰富的新一代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