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WWDC 2024 就要召开了。每年 WWDC 召开以后,随着苹果发布一堆新的内嵌功能,就会在推特和各种 blog 网站引发很多讨论。很多独立开发者就会哭着喊着说,苹果在搞垄断,苹果新内嵌的某某功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意,甚至毁掉他们的营生。
分类: IT行业
3月4号,欧盟给苹果罚款了20亿美金(18亿欧元)。很多人反应这个事有点复杂,看不懂。为什么欧盟要对苹果罚款,为什么又扯到了Spotify。我给大家整理一下时间线和里面的恩怨情仇。
创新必然会被质疑
创新技术的往往伴随着热烈的欢迎和锐利的质疑。
最近,OpenAI在其Devday活动中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引发了开发者社区的强烈反响。然而一方面,开发者对OpenAI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感到兴奋;另一方面,部分开发者在抱怨自己的产品概念和创意被OpenAI实现,从而面临如何在ChatGPT的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第三方应用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挑战。
初一我就开始在学习机上面写代码,那时候写的是某种弱化的BASIC。我当时理论上知道计算机和编程可以做世界上的一切,但是其实那时候计算机跟普通人离得太远太远。
大学毕业,我就算入行了软件行业,后来也算入行了互联网行业,有幸在互联网行业在中国最繁盛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最繁盛的时候,我都是一个程序员。
但是也有苦闷的地方。我不知道怎么单枪匹马改变世界。所以,我们一步步地学习知识,学习语言,学习技能。然后开始学习协同,学习管理,学习怎么创业,怎么销售,怎么追款。
但是,其实也没怎么改变世界。
有的时候会很苦闷,因为追求高的薪水,就要去一家正在冉冉升起的企业,但是经常会发现,企业想做的,老板想做的,跟我们自己想做的并不一定兼容。
哪怕我自己创业了,也不一定兼容,作为老板的我,和作为一个程序员的我,也不见得兼容。
慢慢地,你受了伤,你发现自己并不是全能的,万能的,甚至不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
记得这个广告么?
有时候我就是这个感觉,我热爱编程,但是也许编程在某一个历史阶段跟我热爱的编程不一样,但是我还热爱它。
但是,我也有半年多没写程序了。太复杂了,回报太慢了,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真的有能力改变世界么?
还是我们把世界搞得更糟了?
所幸,我现在不需要写程序养活自己,不需要为别的大公司打工来养活自己。也许是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我想做一个码农。
就像一个农民一样,种多大的地,搞多大的收成,编程语言就是我的锄头、犁铧和镐。
看天吃饭,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天气和心情。
至少在我看来,写文章和写代码应该是可以写到90岁的。
我在公众号上最火的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那篇文章写于2015年。那时候疫情还没开始,世界局势还没那么乱,国内说内卷说的也没有现在厉害。
今天我们不管聊什么都会料到内卷。很多人都担心内卷,面对内卷应该怎么办?卷死他们还是躺平呢?
我爸是石油系统的工人,我妈被叫做家属,其实就是农民身份。我从小生活在单职工家庭的安置单位,叫做农场。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城乡结合部的大院。
我们这个石油单位总共有2万多人。农场就有7,8个,自己有小学到高中的一系列学校,派出所,医院,等等。从我们的高中同学20周年聚会来看,90以上的同学都留在了这个单位,或者是相关的其他的石油单位。再或者是进了相关行业,上下游单位。
我算是个特例,大学毕业以后就写程序,一直写了20年。直到前两年,我才停下来不怎么写代码,靠写文章靠做视频为生。
我爸小学毕业,我妈小学还没毕业。他们曾经对我有一个很清楚的规划。我小时候,他们的想法是学习好就上高中考大学,学习不好就去技校。其实那时候我们单位那边技校的分配还不错。
再后来,当然就是希望我考大学了,因为技校彻底不行了,单位招工最好是高中毕业,大学生更吃香。然而,就到了我高考的时候,高的虽然一般但是过了本科线,也就是现在说的二本线。报志愿怎么选,经过一番咨询,我爸妈让我报西南石油,这个学校不是重点,但是也是石油行业第二的学校,我的分数够。
一个动画片改变的命运
于是,我就上了这个大学。按照道理来说,接下来的剧本应该是大学毕业,进入父母的单位,很快在父母的资助下买房买车,相亲结婚。这是我大多数同学的人生道路。很多同学现在都相互是同事,娶了学妹,或者嫁给了学长。很多都是从小在一个农场玩大的。
然而我离开大学后,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我们单位不难。但是我不想进去。因为我不想做石油,我不想搞机械,虽然我学的是石油机械。
改变我人生的其实是一部动画片,叫做星球大战,或者叫做迈克瑞一号。这个动画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计算机万能的印象。于是在学习机兴起的年代,我就疯狂的让父母买了一个在里面用Basic写了无数的程序。在高三毕业我父母就给我买了电脑。大学四年,我几乎什么都没干,就在自己教自己怎么写程序。
离开大学后,我虽然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学会的屠龙之技到底怎么万能。甚至不知道它怎么帮我找到工作。但是我已经知道,我不想从事石油行业,不想做石油机械,也不想做任何工作,我只想写程序。
那时候,计算机已经兴起,但是在天津这种相对闭塞的地方还没有北京那么红火。我只能先找了一家公司从网管做起。直到后来去了北京才成为了一个专业的软件工程师。
一次饭局改变的命运
02年的时候,我人还在天津工作。有一个跟我关系很好的大学学弟来北京出差,跟一棒子他在北京的朋友见面有个饭局。他也邀请我参加。北京天津很近,我们也3-4年没见了。于是我欣然赴约。
这场饭局认识了很多我在北京7年生活最熟悉的朋友,霍炬、韩磊、大鱼儿、yayv等。
但是拉到20年的尺度,这个饭局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知道了一个词叫做 blog。其实我在大学,就喜欢酸文假醋的在我自己搭设学校论坛里面写点小文章,小诗啥的。后来因为这个还认识了一个女网友,最后通过她认识了我当时的初恋女友。两个人其实是网恋,远隔深山,一个人在重庆,一个人在南充。
因为她也很喜欢写点东西,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也被激发的特别喜欢写。经常她给我写的纸质情书都是十几页起步的。我也经常写很多东西。
但是我文学水平很低,也没有多少阅读。也有其他的爱好,从来没有认为写文章会成为我的一个事业。只是从那个时间起,特别喜欢写。我不太敢想象,我的东西可以出版可以发表。毕竟水平在哪里。而出版也好,发表也好,都有更高的标准。
到了那场饭局,我知道了 blog。其实你可以理解为,网络出版发表没有门槛了,不管你的文章高低,虽然没有稿费,但是也没有门槛了。
于是很快,我就开始写我的blog了。我也开始跟国内早期写blog的人成了长期的朋友。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跟我一样没那么多写作的欲望了。
但是,从02年起,虽然断断续续,虽然写的东西并不是多么好。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写作的人。
直到2012年,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015年,我在大辉的鼓励下,开始认真写。2015年,我开始写出几个爆款文,我甚至从写作整年挣了20-30万。
我才开始觉得,写作,从我的个人爱好,可以变成某种营生了。好不可思议。
到了2018年,我因为抑郁在家里待了半年,失业半年,病重半年,跟世界失去了某种联系。病好了以后,我把主业变成了写作。
于是,一个偶发的饭局,将近20年后,改变了我的命运。
一个美剧、一篇爆款文带来的改变
可能是05年,韩磊说他在看一个港剧,我看了以后也很喜欢。后来有人说这其实是学习美剧《24小时》的。于是我就找来《24小时》来看,于是惊为天人。
其实我们小时候就看过美剧,《加里森敢死队》、《成长的烦恼》等等,虽然好看,但是也没有留下一个美剧远远高于中剧的这么一个印象。
但是《24小时》当时给我的感觉是秒杀了一切中剧,于是我开始疯狂的寻找美剧去看,然后进入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感觉挖到了一个宝藏。那个时代,我最爱看的有《豪斯医生》、《波士顿法律》、《Monk》,等等。
因为爱看美剧,也爱写代码,我还特意买了第二个显示器,一个显示器写代码,另外一个显示器看美剧。我当时是一个疯狂的效率论者。但是我马上发现,我需要盯着字幕,否则我无法理解剧情。所以,虽然我有两个屏幕,但是美剧一旦打开,我就没办法写代码。
我的解决方法是去掉字幕硬听硬看,本来主要是为了解决看美剧同时写代码的奇葩需求。然而几个月以后,我突然觉得我的英语水平暴涨,而且不仅是听力涨了,阅读能力也涨了,很多没见过的单词,因为听到过,也无师自通了。
后来在15年写公众号的时候,有一次我就把这段经历,写了出来,成了我的第一个爆款《我是怎么学英语的(四级没过如何突破听说读写)》。
然后,等到我做Youtube视频的时候,19年的时候,我录了一个视频叫做《再谈如何学习英语(为什么要建立以听力为主导的英语学习方式,以及如何轻松地突破英语听说读写)》(有兴趣的去youtube搜索,链接放不了)。这个视频也成了我目前最大的视频爆款。
视频都3年多了,结果最近一个月又被Youtube的推荐机制发现,狂推了一把几天又多了1万播放量。
后来,我还因为很多人跟我咨询怎么学英语,而做了一个英语学习的App,叫做英语轻松读。
然后,很多新的关注者关注了我,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我写了20年程序,不知道我公众号的爆款文。他们只知道我是“教英语的”,很多人叫我是英语老师。又一次莫名其妙的被改变了命运。
被一辆铲土机改变的命运
我大学的时候,就玩过3D Max,我也是学机械出身的。但是我在大学真的没怎么好好学机械。我的爱好在电脑上。但是,我对各种动手的,创作型的东西都很感兴趣。
可是我以前都是侨居在上海,我真的没打算在上海待一辈子,所以只能叫侨居。我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所以,我一直虽然对3D打印有兴趣,但是也没尝试。最近一年搬回到天津的家,自己的房子,我终于买了3D打印机。
有一天我出门看到了一个装载机,或者叫铲土机。
于是,我就想干脆3D打印一个这个东西吧,可以加电动机,Arduino、蓝牙、wiki、乐高气动组件,应该会很好玩,甚至会比我的乐高工程机械还好玩。
我学习3D打印如此,学习一切也都是如此。给自己设计一个真实的项目去做。这个项目就是做一个很酷的玩具给我自己。
于是,我就开始建模和打印。做了一堆东西出来。
然而我觉得这些东西无法达到我的要求。问题出在哪里。可能是我对建模工具Blender太不熟悉了。限制了我的发挥和我的能力。于是我决定把这个项目暂时中止,去建模各种简单的东西,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建模能力,再来挑战这个项目。
于是半年过去了。我又开始重新挑战这个项目。我为这个项目设计了一个电动机驱动的底盘。
我把主要结构设计出来跟我的乐高气动组件进行联合调试。
我重新设计整个机构,从头开始,甚至把气缸也建模(买的,不需要我打印),配和上精确的尺寸。
我设置为了在计算机上调试气缸和组件的动作,我还学了怎么在Blender里面给物体加骨骼,加运动约束。
也就是说,我都学会了怎么用Blender做机械动画制作的技巧。
这是我的新设计,目前还主要是车前半身部分。
当然这远远还没还没完成,只设计了前半部的机构部分,后半部的车厢,驾驶室,都还没做,各种装饰和小部件也都还没做。但是显然跟我最初的设计已经天壤之别了。
一个小小的想法,把一个在路边看到的铲土车设计成一个自己玩的玩具,引领着我学会了一堆Blender和3d打印技巧,而它会引领我到什么新的人生方向,我还不知道。
说到最后的话
今天讲的故事和我罗列的一些细节,可能有些人除了3D打印部分都看过很多次了。我今天想把这些故事再讲一遍,在罗列一遍。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从我个人对我自己的一生中见哪些事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角度去看的。哪些事情改变了我的人身轨迹。我试图去找到一些规律。
首先,大多数转折是我事先不知道。我从小热爱编程,但是在找到编程工作,在行业立足之前,我是不知道这真的能发生的。我本来以为我的人生是定型在父母的期望和对世界的理解之下的。只是到了大学毕业以后,我无法控制的不想进入大国企,不想走父母走过的路。在那之前我都不知道。
我没有文学基础,学的是机械专业,英语四级没过。所以,我也不会预料到我有天靠卖文为生,甚至别人叫做英语老师。
我只是想做个玩具,我不知道后来这个玩具的目标变得那么清晰,那么认真,那么旷日持久。
然后,我发现核心不是方向感,而是放纵自己去追求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一开始只是爱好,但是后来发现了激情。这种激情让我废寝忘食的把时间花在了编程、写文章、学英语、玩3D打印和建模。这种时间的累积、经验的累积,让这些爱好,又达到了某个高度,可以从爱好,变成事业,从而给我带来收益。反之,又促进我还心思想把他们搞好。
本来很多东西,并没有打算做太好。没有打算放太多的经历。但是一旦发现自己有激情,也做得好,就放大了自己的喜好。就可以摒弃懒惰和别人的质疑,就可以专心进去,不计得失的去做事情。
结果最后回报,都还挺不错。
也算是无心插柳。
我已经玩ClubHouse很久了,连粉丝都增长到了8000多,我还主持了好多room,参加了好多room,也做了好久的听众。大家可以在里面找到我,我在那里也叫tinyfool。
但是最近ClubHouse上面戾气好像很大,不是张三在喷李四,就是李四在骂王五。然后还有一个房间叫做“ClubHouse证明沟通是无效的”,虽然这个房间叫这么名字,其实这个房间已经搞了10多次了。很多人在说,ClubHouse没有意思了,越来越垃圾了。
但是,我发现我的一些朋友lvxinxin,Gavin,Jerry,甚至五岳散人,还有很多虽然不熟悉但是经常会看到的人,他们还是不断的在玩ClubHouse。那么到底ClubHouse给我们带来了价值,还是一地鸡毛呢?
于是我创建了一个房间,题目叫做“ClubHouse带给你的价值是什么?”,上来了很多人聊他们从ClubHouse得到的价值,出于隐私的考虑,我就不提具体的人名了,我就大概提提大家说了哪些价值和想法。
1、ClubHouse可以当做一个电台去听。
有人分享说,他最近在带孩子手忙脚乱的,也没办法刷手机,玩抖音、facebook啥的了,只能玩ClubHouse。其实我们在玩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被拉上来做speaker,都说不好意思,我在开车,我只是想听听。或者我正在做饭,等等。
如果找到一个好的房间,那么确实是可以连续听几个小时的。我一般喜欢边听边写代码,我写代码的时候需要耳边有点声音,这样反而会让我更专注工作。
2、ClubHouse可以扩展人脉
有个人说,他自己平时很宅,住在北美,但是没啥朋友。但是上了ClubHouse以后认识了很多朋友,而且很多也都是在北美,甚至就在一个town,疫情稳定后大家就准备面基。
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我已经认识lvxinxin很多年了,当时我们都在北京创业。后来我在上海带了10年左右,他主要还是在北京。我们大概都有10多年没见过面了。可是在ClubHouse上,我们经常一起出现在一些房间里,而且后来还经常一起搞房间。现在我们在CH聊过的话,可能比我们认识10多年聊过的全部的话都要多。
Gavin是一个在日本非常活跃的Youtuber,我非常喜欢他的频道,看了很多他的视频,也加了他的推特。但是并不熟悉,但是进了CH以后,我们交流了很多,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而Gavin以前的同事也在做Youtuber的Jerry慢慢地也跟我们熟悉起来了,大家一起搞了很多活动,成了好朋友。
还有很多听众加了我的微信,下载了我的英语轻松读,还关注了我的youtube频道。这些都是CH给我带来的好处。
而我的好朋友炳根一直在我的论坛OurCoders里面活跃,他上了CH以后,发现很多OurCoders的站友也在玩CH,他和他们也建立起来很多联系。
3、凡尔赛
五岳散人现在财富自由在日本半退休生活,他每次进入我们的房间,随便让他聊两句,他就会大段大段的凡尔赛,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时间久了,每次他进入我的房间,我就会说,“散人来段凡尔赛吧”
还有很多成功人士,比如郭宇,他上次和一个朋友搞了一个房间叫做在日本怎么买岛。我就觉得非常有意思,津津有味的听了一个小时。一个岛有时候也就是几亿日元而已。嗯,我买不起,但是听得起。
上次还有个房间叫做第一桶金,有人上来就分享他投资了某超级成功的项目,第一笔投资就赚了几个亿。有些凡尔赛也许是假的,不过乐趣是真的。
4、陪伴
其中一个朋友上来分享,他刚刚开通CH的时候,其实正好得了重病。于是在那段时间他听得很多。特别是到了医院做手术的前后,都是CH在陪伴他。在心情非常紧张的等待手术的时候,听CH让他感觉不孤独,让他慢慢心情平静。而在非常无聊枯燥的术后恢复阶段,听CH让他消解无聊,迅速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时光。
5、练习表达
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一点。我是一个话唠,做过多年的Podcast,还有Youtube频道。不过在CH上,我确实发现很多人可能平时很少说话。说一点点就非常紧张。但是很好的在于他们有了CH这个环境,开始练习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了。也有一些人我一直都在听到他们发声,我会发现他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也松弛了。
6、集体智慧
这也是好多人都提到的。他们发现在有些分享精力和内心感受的房间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根据一个话题大家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去聊,很多问题会得到更客观和更全面的观点。
我记得有一次我的闲聊房间,先是有人分享了自己去参加疫苗项目的试验的感受。这时候有人举手,结果上来的人居然就是那家疫苗公司的科研人员,他首先感谢了参加试验的那个朋友。然后在我们的要求下,分享了很多全球疫苗情况的信息,以及不同种类疫苗的优劣和生产成本的问题。
甚至有一天,我们的话题无聊的走向了厕所,这个话题我们居然聊了一个小时。聊了全球的厕所的卫生水平,等等。后来进来了一个美女,她说这个话题聊得很好玩。她想分享一下关于世界最有名的马桶品牌toto的故事。聊到了比如toto集团其实以前也是生产餐具的,而好的瓷器技术,不仅可以用在餐具也可以用在洁具。所以,后来toto成了全球最有名的一家马桶品牌,还发明了卫洗丽。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非常有名的American standard这个品牌,居然现在也被日本家居领导公司LIXIL(骊住)收购了。
7、学习英语、日语
有人提到他经常去英语的房间里面锻炼自己的听力。还有人说他也经常去英语的房间,而且还喜欢去做speaker锻炼自己的口语。我自己觉得自己的英语听力已经非常好了。口语我没啥追求。所以,我选了一些英语的房间偶尔听听。
然而,我现在主力在学习日语,我听了很多日本人的房间。虽然他们的语速很快,我只能零星听懂一些词语整体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我也觉得非常有收获。因为我最早开始认真学习英语的时候,刚开始脱离字幕看美剧的时候,其实感觉也是一样的。只能零星的听懂一些单词,整体的意思没法理解。但是多听以后,就自然而然开始理解了。很多人不明白,所谓背下来的单词,不见的听到就能听懂。听力是需要单独锤炼的。
好玩的是昨天我看到一个房间叫做“用普通话讲故事”,我感觉题目很奇怪就进去了。原来是一帮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的华人华裔朋友在聊。因为现在普通话的需求很大,所以他们想锻炼普通话技巧,所以建立了这样一个房间。我介绍了下我自己,说我的房间大多数都是普通话的,欢迎他们以后来听。也欢迎他们来看我的youtube,因为也都是普通话的内容。
8、探索有趣的世界
有很多人聊到,在CH上面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房间。或者有些房间充满了平时接触不到的人群和内容。所以,有些人很喜欢去探索,去听听完全不不懂的内容。比如有些人本身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在CH上进了一些基督教的房间,去听他们在讨论什么。甚至去向他们请教宗教信仰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等等。
我自己是一个死宅男,但是Gavin老师和朋友们每周都去滑雪,还要个大力小姐姐,经常去攀岩。
有一次我还听到某个小姐姐是做什么野外的工作的,她经常要去一些荒野,所以培养了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在路上收集各种好玩的化石和动物骨骼,据说有一次她还找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稀有的化石。等等
结尾
我记录的当然是我们那次聊天的很少的一部分,也不是我在CH里面玩的全部感受,但是已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了。
如果你也在CH里面,欢迎关注我,也欢迎加入我创建的房间。
微博上把关注你,但是不喜欢你,喜欢诋毁你,辱骂你的人叫做黑粉。宝岛一般把这种叫酸民。国外叫做troll。
一般来说,就算你没有粉丝,你也会遇到这类人。他们的人生目的就是让你不爽,如果你不爽,他们就完成了伟大的成就一样,终于可以开心的睡去了。如果你有了很多粉丝,那么你就更难避免这个问题了。
我一直以来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就有一些粉丝,一开始当然是很开心的,但是粉丝越多,遇到的怪物越多,当然就经常不开心。所以,跟黑粉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难受。不管你发个什么内容,都有黑粉进来,好像他们洞悉天地,啥都知道。扯东扯西,要么胡乱联系,要么纯粹的谩骂,要么在其他人的评论里面挑起各种无聊的战争。那个阶段他们给我带来了大量的痛苦。我经常要删除他们的回复,甚至要把微博的评论设置为关注100天方可评论,等等。我要拉黑他们。我要晒他们。但是不管你怎么做,你都无法控制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人。
不是一个人,你不能拉黑全部互联网的渣滓,而且他们还在不断产生。
第二个阶段是坦然。想明白这些家伙本来就是不是什么正常人。人类也拿他们没任何办法。我就干脆连回复也不回复他们,连理都不理他们。这样心情就好了很多,我只管发我的内容,你们乐意回复啥回复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发电。这是意外打开的。我一直抱怨新浪的广告平台收益特别低。然后新浪的一些工作人员以及大V就给我解释说,你的阅读量跟广告关系不大。核心是有没有人点开你的内容,一般来说回复大家才需要点进你的内容里去。
然后我就开始发现,原来你聊得有些大家觉得很有收获的东西,大家只是点赞,有的时候大家会觉得无法参与。而有的时候争议性话题里面的评论很多。而我一般说话特别公允,所以很少造成复杂的讨论。
但是,这时候伟大的黑粉出现了。我有一天发了一个关于老龄化的微博,一个黑粉进来扯了一堆,政府应该强制生育,女人就应该多生孩子给国家解决危机之类的巴拉巴拉的内容。我本来想一删了之,但是一忙就忘了。
过了几天我去看微博数据发现,我几天没有咋发内容,但是微博广告收益很高。为啥呢?我一般发的老微博,发现这个家伙因为价值观太奇葩,就被人批评。然后这个家伙不知道为啥那么有精力,一旦有人批评他他就会连续写好几条回复,长篇大论的试图说服别人。
然后,就这么一个无聊的黑粉,居然给我连续带来好多天的广告收入,一己之力让我那个月的广告费产生了显著的增长。
然后我突然醒悟到,原来黑粉是有用的,他们也是可以发电的。只要你有一个合理的机制,黑粉也可以变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给我们带来收益。
我跟某聊天沟通的时候,我特意问他,你的黑粉给你发电么?
他说你别说,还真有。我当年带货一个农产品。很多黑粉都觉得我会坑害消费者,为了找到证据,他们都买了。
我说,那么他们找到你坑害消费者的证据了么?
他说,他们骂骂咧咧的买了,然后还去做了检测,啥问题都没有物美价廉。然后他们就成了常客。
我说,那么他们还是继续做黑粉么。
他说,对啊,谈到商品他们表示喜欢持续下单,但是对我的观点继续抨击。
我想了想,这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啊。一般对你认同的人,往往情绪不够激动。但是那些一心想来黑你的人,他们往往充满了激情,简直就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啊。
我们可以在会员内容里面做一些黑粉喜欢的标题。他们想来喷,但是没有会员身份看不到内容,喷不了,他们就会百爪挠心,只好去充个会员,然后获得开喷的,特权。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果提高黑粉发电的效率,利国利民啊。
今年苹果的 iPhone12旗舰机型上面搭载了激光雷达。很多人其实都听说过激光雷达,苹果的发布会上也提了这个东西,但是其实我发现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今天就想从头从原理里,给大家讲清楚激光雷达是什么东西。以及它到底有什么用处。给大家讲明白,为什么苹果会在旗舰机型上放这么一个东西,以及这个东西对我们的未来、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改变。
刚才有人在冯大的知识星球上提问,《Gitee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冯老师您觉得将来会完全成为github的替代品吗?》
大辉回复,怎么可能。
我的回答:
如果你觉得github就是一个代码仓库,仓库里面的项目都可以被复制过来,github以后不会继续有人更新,背后没有美国的开源文化、法律、社区的力量的话。那么当然可以替代。明天就可以,哦,不对,最好的带宽估计也要拉上个几个月吧。
其实这个回答可以类比的是,有些人真的以为现代科学就这样了,这个世界的创新也就这样了。所以他们相信脱钩也无所谓,闭关锁国,自力更生,我们也可以做全球最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