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

Space force 和 Designated Survivor 聊聊美剧里面的美国

最近我刚刚看完 Space force,这部剧在国内和国外都很火。在 Netflix 的最近趋势上我看排到过前两名。国内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上则是好几个片段都广泛流传。当然最获得肯定是贴着中国国旗的一个空间站,用机器手把美国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卸下来,让其失效的那一段。

国内社交媒体都是觉得中国已经强大到了被美国当做头号假想敌,感到很光荣。这当然也是事实。

但是其实国人看美剧的时候,特别是只看一些只言片语的时候,容易以国内的情况带入,所以得到一些比较可笑的结论。比如我们的电视上、银幕上有无数的规定,不能侮辱领导,不能侮辱军队,等等。我记得好像贪污官员最高不能到省部级。还有49年以后不能成精之类的规定。

有一段时间,刑侦局特别多,因为剧情很容易搞的跌宕起伏。但是很快被叫停。后面有一段时间反腐剧特别多,也被叫停。后来清宫剧特别多,穿越剧特别多,也被叫停。这种临时长期的限制特别多。最后,整个娱乐产业的全部创造力,都被投入到了抗日剧,于是我们有了手撕鬼子,裤裆雷,等等曲折离奇的抗日神剧。如果天天让我看这种剧,我估计我会同情日本鬼子,他们到底是遇到了一些什么神通广大的中国人民。他们是来侵略的,还是来受虐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看了大量国剧的人,就很容易对美剧的一些片段一惊一乍。比如,Space force 里面中国空间站拆毁美国卫星的片段。其实这在美国的影视剧里面并不稀奇。

我不是说美国的电视、电影都好看。大家也知道好莱坞也好,美国的电视圈也好,里面也是良莠不齐的。好的坏的都很多。当然,客观评价我认为好的东西比国内的多得多得多,但是差的也可能比国内的多。毕竟美国影视剧的产量非常大。

但是我想说的是美剧的尺度。

比如侮辱领导这件事情。我记得第一个让我入坑的美剧就是 24。这个剧讲的是一个超级特工 CTU 部门的 Jack Bauer 一次次在关键时刻解救美国的故事。

而在这部也算是宣扬美国主流价值观和正面宣传美国形象的反间谍电视剧集里,总共出现了6位总统。其中只有三位是被选举的1,而只有一位做满了任期。一个辞职,一个前总统被暗杀,一个被炸伤昏迷无法继续承担职责,一个被捕,一个在空军1号被攻击的时候受伤。2

其实类似的电视电影都很多,比如 Olympus Has Fallen 描写的则是一次针对白宫的恐怖袭击,总统差点被杀死。

而这些剧集中,最过分的应该是 Designated Survivor,这部剧的中文名字叫做指定幸存者。这个是一个中国人甚至普通美国人都不见得熟悉的名词。

美国有一个制度叫做总统继任顺位,规定如果总统死在任上,或者不能行使职责,那么副总统接任,如果副总统也无法接任则传递给参议院议长,一级一级传递3。这个制度被大量的美剧电影用来玩梗。

最常见的玩法就是一个坏人处心积虑的当上副总统,然后找人暗杀总统,这样自己就直接被任命为总统了。这就可以绕开美国的民主制度,非民选的方式上台。这个梗在 24 里面多次使用。在 house of cards 里面使用,几乎涉及到总统的动作、谍战美剧,电影都有在用。而 Designated Survivor 是把这个梗玩到最高潮的一个。

这个制度其实是为了防止核战争的出现,美国的整个首都或者几个大型城市同时被炸毁而设计的。那么,美国的另外一个制度也就是 Designated Survivor 指定幸存者制度也是为了这个制定的。美国规定在战争或者紧急状态的时候,在继任链前列的,或者在指挥链前列的人不能在一架飞机上,或者一个物理地点里。防止一次性被敌人打击。

而美国有一些大型活动,比如政府发表国情咨文之类的,需要内阁几乎所有成员都参与。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一个链全部被炸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把内阁几个不重要的成员设置为 Designated Survivor,让他们隐藏在另外一个地点,如果继任链上其他人都死了,指定幸存者就直接可以继任总统的职位。

你可以想象这个美剧叫了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玩这个梗。在一次恐怖袭击中,政府发表国情咨文,几乎全部内阁成员都死了,Tom Kirkman 内阁低级官员,指定幸存者,就当上了美国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 Tom Kirkman 就是 24 里面 Jack Bauer 的扮演者 Kiefer Sutherland 扮演的。

一个演员,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在各种辱美电视电影里面扮演主要角色,可能是亡美之心不死吧。

从别的角度别的剧,我们当然也可以看到美国电视电影的尺度只宽广,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只介绍在炸美国政府,杀美国总统这个层面,美国的电视电影有多么自由。

创作的自由,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对政治体制的自信。美国的政治体制保护言论自由。批评政府的文章、书籍、言论、电视剧、电影比比皆是。体制自信也让美国并不担心这些批评甚至一些抨击诋毁可以损害美国的体制。

第二、实际上批评对一个国家一个人往往并不是坏事情。事实上,各种美国要完的理论都是美国人在说,而且不是只有美国的出租司机,低端人口在说美国要完。而是各种美国的精英,历来都是从各种层面分析美国要完,谁将毁灭美国等等。这些理论实际上完善了美国的体制,帮助美国修补了很多漏洞。山呼万岁,就可以万岁么。不见得,但是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一个体制,确实可以让一个体制有更强的生命力。

就拿这些剧来说,当然,电视电影跟真实的情况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从国民的心理,从思维层面也可以看做某种演戏预演,如果美国真的遭受了类似的打击,从心理和思维上可以也有所准备。

另外,这次美国大游行期间,社交媒体的一些谣言就大量的引用了 Designated Survivor 和其他美剧电影里面,白宫和华盛顿大火和爆炸的场景,欺骗人们说是正在发生的恐怖事件。但是,因为言论自由的前提,这些谣言很快就平息了, 因为这些剧很多人都看过一眼就发现太过熟悉,一对比就知道是造谣了4

分类
IT行业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不用坐班就能财务自由,其实并不难,但是也很难

我一向是一个很懒的人,上学的时候,觉得上课写作业太辛苦。老师们就说等你们上班了就好了。我就信了。于是我就开始天天盼着上班。

嗯,没错上班以后不用像上学起那么早了,也不用早自习了,但是其实也很累。还有办公室政治啊,还有加班啊,还有各种不顺心的时候。我就开始幻想可以财务自由,做一个彻底的废物。从2001年我毕业到今天,这个梦想梦想了20年。

分类
写作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讲的有感染力

这是我的知识星球里面的一个问题。

星友令狐冲问道:

前几天我们做安全教育,领导讲了一个故事,我现在复述一下。

工地上一个监理被电缆绞盘砸死了。两个工人在拉绞盘上的电缆,一个绞盘有800公斤,可能是地面不平整,拉着拉着绞盘要倾倒,这时候,旁边一个监理路过,正好看到,赶忙跑过来要帮忙推绞盘,800公斤,5个人都不一定能推的动,两个工人看着抬不动,直接松手,监理看着也推不动,就也要松手往后撤,可能是地面不平整,被绊倒,绞盘就正直的压在他身上,等到救援的工人来的时候,监理已经死了。   

以上就是领导讲的大意,现场我们听的时候,开始还感觉白痴监理被砸死了。但是等到领导讲完后,我们不仅开始同情这个负责人的监理,还体会到工地安全的重要性。   我想知道领导为什么能把一个故事讲的这么有感染力,怎么锻炼呢,有没有相关技巧?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压力反而会出问题

4月13日,我写了一篇《世界末日还没来,机会总在危险里隐藏着》。为啥写这一篇呢,其实是总结疫情最严重的几个月,为啥我没有遭受危机,反而经济形式更稳定了。然后,后面一个月从4月中到5月的这些日子,我就很懈怠。我觉得压力最大的时候,我挣钱的速度提升了,存款增多了。我后面感觉压力下降了。结果这么一个月就没啥太大的进账,算上支出刚好打平而已。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很俗的给女朋友转了520,不过这个日子并不重要

我记不住任何纪念日,也不在乎任何日子,因为我不坐班,周一和周日对我来说区别不大。当然,你活在这个世界,你就会看到种种的信息,自然你就知道今天是520。520重要么?不重要。就跟214不重要一样。

分类
MacOS

Mac刚升级以后会变慢是正常现象

很多人用了Mac以后,刚升级以后觉得慢就吓着了,以为Mac每次升级都会变得更慢。事实上,我用Mac这么多年,升级新版本往往不会让机器变慢。但是刚升级完的一天半天系统确实会变慢。

分类
历史 读书

军备竞赛,假想敌都不稀奇,但是为啥苏联崩溃了?

一个国家的兴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我们看了很多历史书以后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书当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解释兴亡的问题上有很多简单粗暴的地方。大多数都是说无道而已。而现在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亡有了很多新的解释,小冰期,气候变化,瘟疫,等等无数种新的说法,看上去更加混乱,但是可能也更符合历史的原貌,也许并不是单一事件的结果。

苏联的崩溃也有很多新的解释,比如有说跟石油价格有关系。最近石油价格在俄罗斯和欧佩克的共同影响下,起起伏伏,也可以对这个说法有所印证。但是,不管你更相信任何一种其他理论,似乎都无法忽视冷战和军备竞赛对苏联崩溃的影响。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社会生活

哪里有母亲节和生日,生一个孩子就是苦难的开始

昨天上午我在家里正在思考写点什么,我妈突然打电话来。我说我正忙着。她就问了我一堆家常。比如我最近吃的好不好,减肥减得如何,身体咋样,工作如何,存钱存的怎么样,最近忙不忙,会不会很累,等等。当然这也是八股了,每次打电话都会问这些事情。

我有一搭无一搭的回答者,心里想着一会儿还有一堆事情要做。然后她问我,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么?

我想你生日不是明天啊,我爸生日也不是,我就说不知道。

她说是母亲节。

分类
社会生活 读书

后浪你好,我是前浪,我曾经也是一个后浪

这两天,B站的后浪演说非常火。我不断的听人谈论,有无数的人在批评。甚至有人做了一个演讲内容一样,画面则完全不同的版本发了出来,观感就变得完全不同了。当然,在B站评论上,弹幕都是比较正面的。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非常割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社群,对同样的东西反向完全不同。我本来不想发表任何评论,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因为成熟意味着明白,前浪里面有精华,有值得尊敬的人,有糟粕,有令人鄙视的人。但是,后浪也如是。阳光下唯一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新鲜事。

分类
读书

博明本该是个亲中派,还有被批判的史景迁

其实历来喜欢学汉语,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大多数都是亲华派,在解放前,在改开后都帮了我党特别多的忙。而从博明的经历和他的汉语水平看应该是蛮喜欢中国文化的,把这种人暴打。然后眼看着他成为对华鹰派。真是神奇伟大的外交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