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作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讲的有感染力

这是我的知识星球里面的一个问题。

星友令狐冲问道:

前几天我们做安全教育,领导讲了一个故事,我现在复述一下。

工地上一个监理被电缆绞盘砸死了。两个工人在拉绞盘上的电缆,一个绞盘有800公斤,可能是地面不平整,拉着拉着绞盘要倾倒,这时候,旁边一个监理路过,正好看到,赶忙跑过来要帮忙推绞盘,800公斤,5个人都不一定能推的动,两个工人看着抬不动,直接松手,监理看着也推不动,就也要松手往后撤,可能是地面不平整,被绊倒,绞盘就正直的压在他身上,等到救援的工人来的时候,监理已经死了。   

以上就是领导讲的大意,现场我们听的时候,开始还感觉白痴监理被砸死了。但是等到领导讲完后,我们不仅开始同情这个负责人的监理,还体会到工地安全的重要性。   我想知道领导为什么能把一个故事讲的这么有感染力,怎么锻炼呢,有没有相关技巧?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压力反而会出问题

4月13日,我写了一篇《世界末日还没来,机会总在危险里隐藏着》。为啥写这一篇呢,其实是总结疫情最严重的几个月,为啥我没有遭受危机,反而经济形式更稳定了。然后,后面一个月从4月中到5月的这些日子,我就很懈怠。我觉得压力最大的时候,我挣钱的速度提升了,存款增多了。我后面感觉压力下降了。结果这么一个月就没啥太大的进账,算上支出刚好打平而已。

分类
写作

为啥我可以靠公众号赚了那么多钱(二)- 内容为王-诉诸感情

昨天我们写了内容为王的第一条,信息量,今天我们来聊第二天诉诸感情。我们行文中可能会提到一些人的技巧比如咪蒙,但是仅从技巧层面探讨,不讨论咪蒙的价值观的问题。

2、诉诸感情

说这一条,我们又要回来说流量是怎么来的。昨天我提到如果你的内容足够有信息量,那么读者可以会订阅你。

但是,写公众号的人可能知道,一般读者未必清楚的一点就是,现在公众号的阅读来自于订阅的越来越少。

现在回想起来,订阅模式是一个迟早被淘汰的模式。因为读者都是以一种订就订了我也不吃亏的模式去订阅的。在一开始,读者订阅的公众号都比较好,内容匮乏,读者过剩,你就会发现你的阅读量几乎等于你的订阅量。早在RSS订阅时代就是这样,后来Google关闭Google reader,一些读者非常伤心,但是我作为一个长期的Blog写作者并没有。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虽然订阅了你的RSS,但是不代表他会看。其实这在很多平台都有类似的现象。

所以有个方法叫做日更。起点的作者就是最喜欢日更的,因为他们会发现如果不日更,很快读者就流失了,他们虽然没有取消订阅,但是已经想不起来看你了。如今公众号已经发展了那么多年,订阅和阅读量的比例越来越低,这叫做打开率。比如我有6万5千的粉丝,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只有2000的阅读量,那么其实打开率就是3%左右。这个不算特别低了,这个时代打开率是一路下滑的。这里有很多因素相关,公众号越来越多看不过来,你长时间不更新,读者已经快忘记你了,等等,原因非常多,这里不赘述。

另外一个阅读量的主要来源就是朋友圈。

当一个文章打动了朋友圈的读者,被他们转发之后,你就获得了来自订阅以外的流量。这个流量很多时候是更大的,也是真正的社交流量红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其实讲过几次我的公众号的6万5000的订阅是怎么来的。其实大概也就是几篇写的好的文章来的。有昨天的那篇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大概带来了几千粉丝。还有一个是我的演讲,被我的朋友整理成了一个演讲稿,在演讲稿里面我有提到我的公众号,于是那篇文章给我带了1万多粉丝。还有就是我的第一篇10万+前妻文,带来了2万-3万多粉丝。这些文章在被发到朋友圈的时候都疯狂被转发,所以不仅我得到了巨大的阅读量,打赏,我的粉丝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所以,你写完一篇文章,其实有可能带来几件事情,都是你很喜欢的。比如,有人阅读,有人在文章下面点在看,有人点赞赏,有人订阅,以及有人在朋友圈里面转发。你可以观察这几个数字。一般来说,阅读量是在看的100倍,在看是赞赏的10倍,订阅经常更少,转发也比较少。这些数字体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你的读者跟你互动是有成本的,点一下也是体力劳动,赞赏还要花钱,订阅要点几下,转发到朋友圈,不仅要点击下,而文章不好还伤面子。所以,你的文章的好坏,也明显的由这些不同层级的互动的多寡决定了。

只有一点点意思,那我可以点一下再看(这时候你会得到一定的流量加成)。再好一点,我可能会打赏2块钱。不错不错,以后我还想看到这个人写的文章,干脆订阅吧。太牛逼了,我一定要转发给全世界的人看到。

很大程度来说,如果你想写出一篇流量爆表的文章,你就必须写出点让人想转发的冲动来。否则是不会有人转发的,否则你的阅读量也不会高的。

但是人们为什么会转发呢?

往往是触动到了心灵或者情绪。比如咪蒙,咪老师三观成迷,但是很会撩动现在年轻人的心弦。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心弦。什么《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之类的文章,在外行和读者看来,可能是咪老师内心的投射一时义愤之文。其实不是。咪老师是一个懂得操纵人心理的人,你稍微多看一点她的东西,带着批判分析的眼光,你就会发现她是精心的去找到那些可以激起最大共鸣的话题去写。看多了你会觉得,她写的当然不是她自己,如果这些心理她都有,她不早就疯了么?她当然不会都有。但是她精心的分析了时下年轻人的心理,击中了目标。

你怎么写出来也可以触动别人心灵的东西呢?

首先你要去理解读者。本质上读者并不是真的关心你,读者最关心自己。举个例子,你写一篇今年高考形势严峻的文章。你的读者里面谁最会想看,当然是考生和家长。那些已经工作几年但是尚未结婚生子的年轻人无聊打开的可能性是有的,认真看的可能性是完全没有的。

所谓共鸣就是,你说的问题我也有,但是你说之前我不知道或者没注意到,或者你的问题有些细节跟我遇到的不一样。这个时候,我就有了共鸣。怎么写出让你的读者有共鸣的文章呢。

我想首先要端正一个对世界的认识,那么就是大家过的都差不多,所以,你要上学,找工作,结婚生子。人人都要。这就有了相同点。

但是,一样的大路径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有的人大学毕业,有的人小学没上完,有的人做IT,有的人做作家,有的人做服务员。等等。

我们要不断的从相同和不同之间去寻找有意思,有意义的信息去写。

我之前提到了咪蒙老师,我有不少对她的分析,但是我不建议任何人去学她。首先是迷乱的三观,另外她的技巧太难掌握。就像国外分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国内一般分小说和其他。虚构写作看起来容易,其实更难,因为你写的虽然是假的,但是看起来要像是真的,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写作难度。而一般人都可以通过练习进行非虚构写作。因为你不需要编什么,你无非是要描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情。只是你需要去选择那些让你有感受的东西,寄希望那些有类似思维方式的人们也有类似的感受。这时候你就打动了你的读者。

怎么打动读者只有你自己足够真诚。

另外一点,就是看你想做一个长期生意,还是一个短期生意了。我写文章从2002到今天已经18年了。平台都更换过无数次,但是我的读者大概都还对我保有一种漠漠的温情,就是因为我一直保持了一个基本的真诚。我的好的地方,高光的部分,读者都是从我的文章里面看到的。我的坏习惯,我的情绪不稳定,我的抑郁,甚至我的肥胖,读者也都是从我的文章里面看到的。

总有一些人会用从我自己的文章里或者被人扭曲过后的事情来攻击我。但是,我仍旧不想改变这一点。

真诚的对待你们,是我的选择。一方面是我的性格的善良一面,另外一方面也是我的懒惰。编瞎话很难编圆,就像现在很多明星要搞一个人设,明明自己不是这样的,因为某一个样子市场接受度更高,那么就给自己编造一个人设。明星们做,因为有经纪人,有媒体,有公司去炒作。我只是在做一个自媒体,没必要。我会告诉你我很牛逼,我写的文章曾经一篇打赏过了2万元。但是我也会告诉你,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抑郁,在家里沉迷打塞尔达三个月。

真实的东西从短期内看并不是都打动读者的。也许有些人会觉得Tinyfool太脆弱了,取消订阅。但是从长期来看,容易和读者形成一个更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从来没有在你这里看到假话,我当然也就会更容易相信你每一篇新的文章。

当然也有人会说,Tinyfool,你怎么讲来讲去老是那些故事,没办法,我的人生就是如此。我不会为了写文章而假装我有另外一个人生。我不会为人表演一个人生。我要跟读者保持的是一个长久的关系。

下一篇我们讲锤炼文字。

分类
写作 如何赚钱

为啥我可以靠公众号赚了那么多钱(一) 内容为王

你可能看到题目就觉得俗,没办法,不俗一点你根本不会来看这文章。但是这百分百不是标题党。因为我确实从公众号挣到很多钱,这没啥可隐瞒的。当然我也担心老说会被人嫉恨。但是,这确实就是事实。我不会因为说实话而感到任何的羞耻。

因为我自己对财务管理的混乱,所以我没办法简单给你一个具体的数字。从2015年认真开始写算起,大概来说,最高一篇被打赏的文章的打赏金额过了2万。在我结集出版《技巧》之前,收益已经过了25万吧,包括打赏和广告的收入。然后《技巧》总共挣了6万块钱的纸质版稿费,电子版稿费每年都有几千,现在算下来也应该有1-2万了吧。那时候,我还有份月入5万左右的技术工作。所以这些收入都算是添头,算是我乱花钱的资本。到了这两年,我年老色衰,只能以写文为主要收入来源了。公众号更是担负起了养家糊口,避免我露宿街头的重任,18,19年,都至少一年有20-30万以上的收入。所以,就我打过的字来说,我在公众号上的回报,可能比写代码的千字回报率都高。

所以,写公众号是很赚钱的对我来说。

而我仅仅是一个末流的小自媒体,只有6万5000多粉丝。技术圈也好,别的圈子也好,有的是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公众号。有些甚至是最近一两年崛起的。所以,这个生态的价值,你大概可见一斑。

这个生态为啥有价值呢?

其实我从2002年开始写Blog至今,不能说只有到了2015年,我的写作水平才有了足够的提升去挣钱。其实我在CSDN(技术社区),Donews(IT媒体社区)虽然因为有一些朋友关系,但是也确实因为文采获得过一些高光时刻。我自己的Blog上,也曾经有过一些文章获得了非常广泛的传播和好评,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状态。但是我只能说,在2015年前,靠文字我挣到的钱,应该累计没超过几千块钱。

公众号之所以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是因为离钱近。其实打赏这个东西出现的很早,并不是有了微信公众号才有的。但是以前,你想在互联网上设置一个收款的打赏账号,就已经非常困难了。而你的读者凑巧又有能力给你打赏则是难上加难。微信支付因为发红包而大火,很多人因为抢红包,在微信上沉淀了很多零钱,最早成了公众号打赏的来源。

那时候,就经常有人在留言里面说,“tiny哥,最近手气不好没抢到几个红包,就剩3块钱了,都打给你吧。”那时候绑定了银行卡,会从银行卡主动转钱到微信,然后打赏你的人可能万中无一。

但是打赏的狂热是慢慢退火的。一个人再喜欢你的文章,打赏一次两次三次,他也会慢慢就停下来。因为打赏你并不能给他任何回报。当然我又要夸奖我的粉丝了,很多人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文章好的时候,经常打赏。文章不好的时候也打赏。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流量不持续增长,原有读者的打赏率肯定是会慢慢下降的。

广告后来就开始变成所有的公众号作者更稳定和长期的收入。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因为离钱近。因为微信带有支付系统,所以在微信上做各种教学,虚拟物品买卖之类的生意,转化率很高。而他们获得用户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同平台的微信公众号。我的微信公众号,长期粉丝数量在6万5左右。

而我在之前2018-2019两年之间,在我的微博大号被禁言之前,我的微博迅速的从10万左右的粉丝,涨到了60万粉丝。微博影响力和流量吸引能力大大提升,但是变现能力很差。因为几乎所有的网课,都不会找微博来投放广告,因为他们都原生发展在微信上,从微博导流过去转化率太低。微信也有微商之类的电商广告,微博也有。但是微信的转换率也比微博高得多。

所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才变得有利可图。

虽然我经常因为情绪的问题断更,造成粉丝流失,因为广告太多的原因,造成粉丝流失。但是从大体上,我的公众号的粉丝主体数量是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

但是我可能格外有煽动能力,很多人看过我的文章也都开始写公众号。我在知识星球也鼓励大家写作。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很难找到门道。所以,我在考虑写系列的关于我认为应该怎么写文章的文章。这个系列先从公众号写起,未来可能也会讨论怎么写blog。会讨论内容选择,推广技巧,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凡是我觉得有用的,我都会考虑写的。


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内容为王。我目前最想强调的可能是三个方面,信息量,诉诸感情和锤炼文字。

1、信息量

首先你的文章必须有信息量。所谓的信息量,就是对读者是否存在信息价值。

有人可能会误解这个问题。不是说你的文章包含了信息,就对读者有信息价值。而是说,你提供的信息读者不知道,而且这是一个对的信息,你这个时候才产生了信息价值。举个例子,我前面谈了公众号为啥可以赚钱。也许对资深的公众号写手,这些信息他们都知道。但是对初学写作者,对读者来说,很多人可能就完全不知道了。这样就构成了信息价值,也就是有了信息量。

如果你写的东西,到处都唾手可得,而且你写不出任何新意,那就毫无价值。那么自然也没有人想看,看完了以后,也没有会喜欢会点赞和分享。

但是如果你写的东西,是读者特别想知道的东西,而且你写的特别好,那么你就会得到点赞分享和赞赏,那些路过的读者也会想订阅你。

所以,我认为信息量是写文章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这不是说让你胡写八写。

而是说,我们应该传达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就我而言,当我发现很多人对一件事情有误解,如果我可以讲清楚,那么我这篇文章往往就是有信息量的。

比如我的最火的几篇文章之一,《我是怎么学英语的(四级没过如何突破听说读写)》就是因为我在一个群里面聊天,大家在讨论怎么学英语,我说我是看美剧学的。很多人打击我说这样学没有用处。于是我一时义愤就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结果很好,当时光打赏就过了4000元。而过了很多年以后,在我开始做Youtube的时候,跟一个朋友介绍了我的英语学习方法,他也是不以为然,我就做了一个学英语的视频《再谈如何学习英语(为什么要建立以听力为主导的英语学习方式,以及如何轻松地突破英语听说读写)》。

当然时隔多年,我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有持续改进的,但是总结上,这两个作品表达的信息都差不多,都是一个英语底子不好的人,怎么可以靠大量的看美剧获得听力的突破,从而突破英语的学习。这个信息的价值在于,这违反了很多人的直觉,所以,这个信息必然很多人不懂,当他被你讲述明白以后,特别是他确实是去做了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效果以后,他们会非常乐于订阅你的频道,给你打赏。因为这个信息给他们带来的价值很高,你想想上个英语培训班一年要多少钱,很多人培训了几次也没突破自己的英语。

而这个视频又催生我做了英语轻松读的app,而这个app又反过来给我的文章和视频频道带来了很多粉丝,那就是后话了。

所以,要有信息量。举个例子,这个年代,你写一个python入门教程,因为在网上随处可以搜索到,那么信息量可能就不够,你很难写好(因为供应极大丰富)。那么你怎么写可能有信息量呢?也许你可以写一个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python入门教程,特别是可以跟某些物理、数学、化学课程联系起来。也许家长和学生都会很欢迎。

再或者也许炒股和金融类的python入门教程已经臭街了。那么你写个针对会计的python入门,针对excel用户的python入门也许就会有很多人想看了。

信息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跟市场需求有关系。如果市场某种内容已经很多了,你写就没有信息量。也跟用户相关,针对这个用户有价值的信息,也许对另外一些用户就毫无价值了。这都是你写文章需要考虑的事情。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微信公众号该如何增粉(一夜涨一万粉,且打赏奇高)

题图是虹桥某饭店的门口,一只孤独但是尽忠职守的机器猫。

这个题目跟以往的鸡汤有点不同,是讲讲这个微信号本身的运营。原因是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微信公众号怎么加粉?》有点感触,所以写一写。

我先讲下Tiny4Voice这个号目前的成绩,4万6千多粉丝,没有任何转载内容,60多个录音,几十篇文章,单文章打赏记录是1万5千元,阅读量17万,涨粉的最快速度是一夜涨1万粉。

分类
写作 荐书 读书

余华的《兄弟-上》读后感

余华的全部作品我都看了,都非常喜欢,最近的《第七天》有点问题,但是前面的作品风格都比较一致,都让我很喜欢。我觉得余华的优点是他可以写出那种无力抗拒的苍凉感,悲剧里面最让人动容的是那种,合情合理的命运的牵引下,无论如何都无法挣脱的类型。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2013年总结 —在困惑和挣扎中试图前行

我写过回忆录,虽然没写完。去年元旦过后没有多久,我写过《iApp4Me一周年记》,在产品和商业上做的一败涂地的前提下,用一些热血的悲情和无奈的慨叹,那篇文章倒也算是赚了不少人的喝彩。

事后,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有什么擅长?我写程序真的好么?我写过最长的代码也就是1万来行,还各种乱七八糟的结构。算法不精通,也没有哪一门语言和平台真的是擅长的。

说起来很多人说我是国内很牛的iOS开发者,其实无非就算在北京最早玩的100人里面可能有个我而已,真正大卖的App没有一个属于我,唯一可以吹嘘的就是帮网易开发过有道词典iOS版本的第一个初步的版本而已。知道我们公司的底细的人知道我们App里面真正的代码都是 @Scyx 老师和其他的程序员写的,我没有写几句。iOS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还录过两集教学视频,现在论坛上问一个基础问题,我可能都会召唤Sycx出来帮忙。

公司管得好么?当然管不好。我第一次跟霍矩合伙做搜索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怎么管理和建立销售团队,到了iApp4me时期,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招聘、管理和做好市场和营销方面的工作,甚至可以坦率的说,我曾经尝试去挖的人,基本上一个都没有挖到过。公司做到人最多的时候,有8个人,其实大多数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到了面试的时候,除了程序员外,其实我也无计可施,怎么考核都不知道。

产品,在自己没有亲自做几个面向最终用户产品之前,还觉得自己是有些独到眼光的。真正做起来,眼光?谁没有,扯皮谁不会?做出来需要多久,有多少前驱后继需要考虑,做出来怎么推广?怎么让用户滚滚而来?我其实还是不会。

文章写的好么?有个一两万pv的文章我也写出来过,但是那都是赶上了有什么情绪喷发的时候,我真正谋划要写的东西,往往没有多少人看。从98年到现在,在网上也算是写过不少东西了,有什么真正能流传的么?其实也没有。有没有出过书呢?没有。那一年,参与翻译了两本书,结果是动了手才觉得自己是个废柴,看不懂弄不明白的东西太多,做事情也不够认真仔细,真正到了截稿的时候,胡乱敷衍了就发了出去。等到参与翻译的书出来,自己的名字不够显眼,甚至觉得有点庆幸,书卖的不好,甚至觉得有点庆幸。就算不提写书,即使是投稿,也只给《程序员》杂志投过几篇很短的东西,这么多年的稿费估计合在一起连5000都没有。

感情问题上基本上也是一个失败者,害怕孤独,但是没有保持长期亲密关系需要的各种特质。谈过屈指可数的几次恋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每次甜蜜的时间,都没有后面舔伤口的时间长。日渐苍老以后,有一日对镜自顾,自忖,我要是好人家的女儿,我也看不上这么一个邋里邋遢,身无长物,脾气也不好,没钱没貌的家伙啊。

更严重的是,这一年,开始慢慢感觉到糖尿病日重。有几次,早晨以为老爹做的饭没有盐味,中午外面吃饭发现辣菜没有辣味,咸菜没有咸味,过了一两日才明白是自己莫名其妙味觉消失,养几天吃寡淡的食物才好。又或者,有时发觉自己胳膊上长一些癣,越挠越重,头上长疖子,脸上也莫名的出油。最近一年,牙也开始日益恶化,有时候还感冒一次就一两个星期都好不利索,等等。后来仔细观察联系,其实各种不舒服都跟没有控制好饮食有关系。其实我父母身体也不怎么好,但是今年下来,倒是感觉他们比我身体硬朗多了。我经常想,会不会哪天死在父母之前呢?孩子就苦了,我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积蓄,也没有给孩子留写点什么。

其实以上种种想法,就是那篇《iApp4Me一周年记》之后不久,我的一些所思所感。

公司剩的钱也在逐渐减少。没有用户量也找不到后面的投资支持。13年的前半年,有很多时间花在找下一轮投资,但是业绩确实不好,谁会看的上呢?我开始后悔,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的投资额太少,不够折腾的;开始想别的出路,等等。

后来,我开始做iBook Author(iBooks)格式的兼容阅读器,我觉得这东西非常厉害。一方面,是我想做的东西,另外一方面,暂时iApp4me想不出来出路的时候,我也不能让自己和团队闲着。做开发的日子其实是相对来说比较快乐的,开始是 @Sycx 一个人写,后来大头和一凡也都加入一起写。管着管着技术团队,我心情越来越好。我看得到我在技术管理的里面的价值。虽然他们三人真的在写,我参与的代码极其少,而且我参与的代码其实都完成的不怎么样,有些根本就是开了个头,没有结尾;但是我发现,我可以站在他们三个人之外,做一些调配,站在一个局外的角度,去分析,任务如何分配效率最高。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逐步完善的目标,从而达到整个项目可以更快的做好技术验证,每一个步骤都可以交付可以测试使用的产品。其实,我做了这么多年技术工作,总是喜欢一个人猛冲,很少在一个团队里面做事情,也没有怎么管理过技术团队。但是这个项目,让我发觉我的各种技术都懂一点,眼界非常宽的优点,在架构层面和项目管理层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个项目一开始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仅把iBooks格式支持的各种特性列出来,我估计就可以吓到非常多的人。包含,但是不限于,各种形式的图文混排,文字自动绕拍带有不规则形状图像的透明部分,支持各种图像和文字特效,支持各种内建的Widgets,等等。做之前,我跟@sycx 老师商量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我说你估计几个人做多久可以搞定。他说,估计需要3-5人做2-3年。我说,估计我们1-2个人做,可以半年做出来。后来,我们确实是在半年左右做出来的。而且我们大概做了一个多月,就卖出去一个授权,10多万块钱,那时候,虽然大多数功能都没有搞定,但是因为我们的设计一开始就是逐步逼近、持续演进,所以,那个版本交付以后,虽然缺乏一些复杂的功能,但是作为基本使用在限制一些特性的前提下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虽然投资继续不好谈,也没有人能听懂这个东西到底能做什么。但是我还是充满乐观的心情,因为我们做了一个月而已,就卖出了一套,这很像我们做搜索那年,那年也就是做了一个客户一个月以后,第二个客户就主动上门了。

但,一开始这些都不重要,反正产品还没做好,就继续做产品吧。

等阅读器基本做好了,市场和推广仍旧是个问题。出版社,杂志社聊的很多,都没有什么结果。时机、产品等等方面都有问题。

投资方面更惨淡,能看明白这东西是什么的投资商,我感觉完全没有。

7月份,我们被通知新杂志项目2013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接触了一圈投资人了,我觉得挺失望的。比赛我估计意思也不会太大,不是很想去,不过既然都进了总决赛了,我又觉得不去也不好,就去了。另外我觉得@sycx同学跟我创业那么久也够辛苦的,也算是带他去杭州旅游一次(这个死宅男,来了上海几年,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几个漫展和初音未来的演唱会)。

回来后,虽然拿了个第三名,但是也没有特别亮眼的投资offer,我开始跟投资人商量万一钱花光以后的后事该怎么做。那时候,虽然知道公司已经到了绝境,但是我还是各种不平,觉得产品没问题,投资界认识不到产品的价值不完全是我的问题。投资人劝我当机立断,先裁员,把成本降下来,再做打算,就算要死也不马上死于钱紧。

那其实才是整个2013年最苦闷的日子。

于理员工都是我招募的,都是在我的管理下行事,公司经营不好不是他们的责任。于情大家2年来天天一起做事,一起吃中饭,饭后还经常一起玩,从感情上这个决定也不好做。其实,我脸皮这些年厚了,面子倒不是问题,但是这个举动是不是在宣布投降呢?我之前放弃搜索生意以后,后悔了很久很久,我不想再次不战而退。

所以,几天后,我开始跟员工谈话,商谈后事,最后,从7人收缩到3人的规模,算了算银行账户余额,本来还有2、3个月就要花完的钱,又可以用到将近1年后了。

然后呢?

死是暂时死不了了,然后呢?

那是一段第二苦闷的日子。

早死早超生,如果不裁员,大概13年9月份的样子,我们就会清盘,一定会很痛苦,然后,既然我没有什么余钱,我只能马上找份工作。按照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热度,收入不见得比在盛大少。我个人的经济状态马上会得到大幅度改善。

我真的无数次这么想过,承认我错了,我白痴,我愚蠢,我不够努力。然后,放弃一切鸿图霸业的梦想,找一家可以养家糊口的公司,好好挣一份高工资。尽量每天早点去,不迟到,每天做完自己的事情就闪,多点时间陪孩子,多点时间出去玩,买个房子,买个车,买点自己喜欢的家具,把自己的屋子好好弄一弄,有点家的感觉。

不赶快挣钱的话,按照我身体恶化的程度,也许我会死在40多岁?还够不够给孩子存点钱呢?

那段时间看了不少美剧,反正心烦意乱就看一集新的,看完了,高兴一会儿,还是心烦意乱,然后,再看再乱,再乱再看,一天就过去了。

后来,这样晨昏颠倒的看美剧,睡觉,吃饭,看美剧,没有多久,我发现身体恶化的太厉害了。我开始考虑该怎么办。

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想活下去,我想看到郝依然长大。第二,我不想混一年,我不知道没有钱了,我们怎么做一番大事业,但是我不想庸庸碌碌待1年。第三,我想出去见见世面。

我开始认真的走路;我跟 @sycx 老师沟通开发进度,开始研究我们当时觉得非常麻烦的把我们的阅读器移植到Mac/Android和Windows平台的方法;我趁8月份同学聚会的机会,回趟天津的机会,办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开始策划,香港游、泰国游和美国游。

走路的成效是,我通过每天走10-15公里的运动量,在9月到10月间的半个月减了20斤体重。

开发进度是Mac版本我们其实已经做出来了,Android和Windows平台下阅读器的开发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副产品可能能单独挣钱

旅游的进度是,我去了一趟香港,还想再去一次,泰国还没成行,美国也没有。

另外一个成效是,我们最近跟一家公司签订合同,把我们的技术用于国内的平台电子教材项目里面,2014年的营收基本上可以持平了,又要多活一年。

还有一个成效是,Tiny4Cocoa论坛从我们裁员后,我有精力去经营了,现在流量和用户慢慢的持续增长,也开始有一些很忠诚的用户了,我们在上海地区搞的线下小活动也很多次了。

相比几个月前,有好几件事情都有点成效,但是困惑和挣扎依旧。

最近,我开始认真的考虑移民的问题。我的公司如果立足于做技术解决方案的话,我人在上海还是北京,美国还是东京,其实差异不大。所以,我有移民的考虑了。本来是准备真的不行了,清盘了在考虑的。

我不知道明年的今日会不会不再迷惘和彷徨,只希望能多养成好的习惯,以后多自省,不是一年一自省,而是日日自省。我希望还能静下心来,日拱一卒,说起来去年说是这么说,很多时候,还是在迷失在迷惘和彷徨之中,唯一有点收获的就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阅读器项目,那确实是日拱一卒,从一个完全没有影子的项目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希望到2014年,写总结的时候,能有些辉煌欢乐,而不是悔恨和悲情,与大家共勉。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写作

我的心理问题

最近这些年,我最不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事情飘着。然而最近因为种种原因一切都飘着,我有时候甚至想说我不care了,怎么都好,只要不要继续飘着。飘着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当你生命中有少数几件事情属于不确定的时候,你还可以handle,但是我最近的感受是,几乎一切都没有结论,一切都还待观察,也就是说,我的生活是一个有无数参数的方程式,虽然每个参数带入都可以迅速得到相关的结果,但是当参数无限的时候,就会同时有无限只薛定锷的猫,也就有无限个平行宇宙,很累。

我不想轻言放弃,但是想摆脱这种飘忽的状态。所以,我非常痛恨各种选择,我有大量的选择要去做,所以吃饭的时候希望每顿都是某种可以天天吃而不会中毒的东西,不要选来选去。所以希望一切都简单,哪怕结果是花多点钱等等。每当我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我就会发现在我面前的平行宇宙数量翻了一倍,又多了无数只猫或是放生或是杀死。

工作日,我一旦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以后,马上就陷入,继续工作,叫个外卖吃;回家;找个饭馆吃的三重选择之中。这三种抉择是那么难,我往往是继续做点事情,然后慢慢陷入糖尿病人难以忍受的低血糖中,然后最后不得不随机作出某种选择。每个假日也如是,总是想早点去公司加班?多睡会儿?还是早点出去遛遛?或者去找个朋友吃饭。然后天就黑了。

也许该治了。有时候,我挺佩服自己的,我这么有自闭症状的人,现在经常上台演讲,口若悬河,虽然每次讲都忘掉一些不同的词儿,但是下面没人能看得出来。虽然有种种心理问题,但是还坚强的活着。

那天有人说,那些乞丐就算有些看起来没那么惨,但是人家毕竟都这样了,你们也不应该老是真啊假啊的质疑来质疑去,可怜可怜他们吧。另外有个人说,他们很多人都有胳膊有腿的,老也没老到哪里去,我这浑身是病的,还一天到晚带病工作呢,可怜他们,谁来可怜我们呢?

周四晚上硅谷银行的朋友组织了一场饭局,主要是给新来大陆工作的一位美国老总介绍大陆的情况,以及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下美国的情况。席间各种老套的问题问来问去,我还贡献了好几个老套的问题。但是有一个最近,我开始思考的问题我也问了。

起因是,我曾经觉得象苹果App Store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进入中国将会改变些什么。但是几年下来,刷榜已经是一种常态。各种大公司或者是新晋的资源控制着把持着各种流量来源。虽然流氓软件确实因为iOS的安全机制没有在这里大爆发,但是其他跟我以前不喜欢的中国互联网的那些点变化不大。

所以,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行业里面的种种不爽是否都来自于这个环境本身的恶劣呢?在美国,在硅谷,虽然环境更好些,但是实际上死掉的公司更多,或者说竞争更激烈。那么在美国,所有小公司的最大困境在哪里?虽然他们有亚马逊、有github、有……各种好的服务,还有最有购买力和正版消费能力的。但是他们也有大量的公司死去。总体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一定也只有竞争成功者才会生存下去。那么,所有小公司的最大困境在哪里?

硅谷银行的那位来自美国的老总告诉我的答案是怎么从茫茫的公司群中脱颖而出,怎么让自己的产品跳出来,让大家知道。看来,不管环境好坏,大家最终面临的都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但是放心,在屎堆里面奋力冲击找屎吃,和在米饭堆里面奋力冲击找饭吃,即使难度和姿势都类似的话,我还是喜欢米饭。所以,有机会可以去美国的话,我肯定去。只不过我现在有自己的事业和公司,我不能抛掉他们去,我正在创造伟大的工具。所以我将考虑的是整个公司同时被国外公司收购,或者说某天我的伟大事业实在进行不下去了,再去美国。

分类
写作 读书

恐龙、柯达以及传统出版为什么会死?

“据说中国人都不读书了,所以,也许我们做一个电子书App,应该是这样的,一打开,翻了10页以后,立刻提示用户,你10个月看了10页数,已经击败了全国90%的读书人,如果你继续连续读上100页,你的排名将上升1000位。因为你最近经常阅读投资类的书籍,目前已经有10家投资机构看了你的简历,我看好你哦!”

这是我刚才说的一个笑话,在微博上发出去以后,似乎大家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好吧,这不是一个笑话,这基本上就是我在盛大做云中书城iOS版的时候,最初想做的东西里面的一部分。只是可惜因为一系列的意想不到的狗血,最后,我想做的部分一点也没有做,真正做出来的东西跟我想做的关系其实一点都不大。好吧,这些都不重要。

继续说恐龙和柯达的故事,好吧,玩笑,其实这也不重要。

昨天,我去参加一个学生电子书大赛的评审工作,评审结束后,大家一起聊天。在做的有几个出版社、2位作者,一位新闻出版署的官员和三个技术公司的人。我得到了一个机会简单的给在座的各位介绍我的产品。虽然各个学生团队用数人数星期做出来的交互电子书的效果,我们的工具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搞定,而且肯定比那么专业多了,至少不会动不动就程序崩溃啥的。但是在座的各位出版社代表没有表示出太大的兴趣。

会议主持者就问大家说,tiny的产品很好,我也试用过,为什么大家对这类工具都没有热情呢?

于是,我就开始听到了些出版行业的声音。

有人说,我们也知道传统出版如果不改变,一定跟柯达一个命运(好吧,有了这句题目不算完全标题党了)。但是,我们都是国有企业,有国资委管着,大家以为我们出版行业没有钱,其实很多社都很有钱,几千万现金在帐上摆着。但是国资投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我们不敢花大钱投资电子出版啊。

另外一个出版社说了,我们去年做了几十本电子书,才挣了几万块钱,成本都不够啊。

再有一个出版社说了,我们也知道这是趋势,但是现在做不好啊,也不知道怎么挣钱啊。

版署的领导说了,现在的政府投资方式也是一个问题,要是商业投资一年做不好两年做不好,企业倒闭了,也就优胜劣汰了。现在政府投资,第一年投了钱,如果做得不好,快死了,还得投,知道不行也要投,好不好都要等2年以后验收,验收只要通过了,真的有没有用户,公司死活,其实就没有人管了。他说,有家企业做电子阅读做了很久不挣钱,专做企业培训,马上就有收入了。

我说,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收入,只做这些的话,就不用跟在坐的各位聊了。我们还不是想做点事情,纯赚钱都知道跟出版社合作没啥大好处。

我说,我有个朋友有做幼儿教育App的两个App就月入10万的。出版社为啥几十本还挣不回成本呢?我有个朋友新浪微博才1万粉丝,但是600个人购买他近百元的电子书,他就收入5万了。我知道某个企业,他们的时尚趋势书(这不是电子的),专门卖给企业,一本就5000元,我就是想不通为啥这么多出版社,这么多优秀的书的资源,你们反而电子书不挣钱。

看看现在出版社发布的在App Store上的内容,挣不到钱,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质量当然挣不到钱。我觉得最常见一个错误是,尝试一下,然后说这条路走不通,尤其是当你尝试的根本不对的时候。

当然我也不知道很多出版社为什么不敢尝试,因为你们的体制,你们的模式,吸引不了好的IT人才,我们做IT的企业招好的iOS程序员都很难,何况是你们呢?而外包模式的不靠谱大家当然也知道,核心问题是做好之前,效果不可控、质量不可控、工期不可控。而我们,(此处省去广告语一万字)……。

然后,走的时候,所有出版社的兄弟都激动的跟我要了电话。真的单说挣钱,我就不用搭理出版社了,我还不是想早点把好书都做成电子版,虽然我不在乎节约的那点纸,但是我在乎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随时随地,任何信息只要肯付钱,唾手可得。给个机会,我们救救孩子、恐龙、柯达、还有出版社们吧(好吧,我承认孩子们是来陪绑的,他们也许不需要我来拯救)……

分类
写作 读书

介质变革前夜看书的历史与未来

纸和纸前时代

如果从埃及的莎草纸算起,纸的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了,这种方便但是几乎只产在埃及的书写介质曾经帮助埃及构建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古代文明。希腊征服埃及后,把帝国的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图书馆建在埃及,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最好的书写介质产于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收集了当时世界上所有可以收集到的书籍。

但是,真正给全世界带来全局性影响的书写介质是中国纸,由蔡伦发明于公元前105年。这种纸和莎草纸最大的区别是原料。埃及莎草纸的原料是一种主要生长于埃及的植物——莎纸草。因为原料产地单一,产料不足,这种纸价格昂贵。而且莎草纸不能防潮,难以折叠,有很多的缺点。

中国纸诞生之后,慢慢的流传到全世界后,结束了从泥板开始的,人类长达3000多年的书写介质的寻找和选择。

公元3200多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泥板上书写楔形文字;大概公元3150年前后,埃及人开始在莎草纸上书写象形文字;希腊人一开始是跟着埃及人使用莎草纸,后来觉得太贵,且保存不便(不是哪里都跟埃及一样干燥),使用羊皮纸等等;中国人使用过龟甲、兽骨(甲骨文时期),青铜器(金文),竹简等等。

世界所有文明,一开始对书写介质的选择五花八门,有的主要来自于资源方面的考虑,有的考虑在书写的便利和保存的需求等等,但是最后,都统一到了中国纸上。

这首先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然后表明一点,任何风俗习惯、个人喜好,都抵挡不住真正的技术变革,谁都会比较,谁都不傻。放在历史尺度上来看,人类的每一次介质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都合情合理。

从中国纸的发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这种介质一直是人类主要的书写介质。它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它是我们天天在阅读的书的物质基础。它成就了书的辉煌,它承继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记载了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伟大的梦想,所有艰苦的努力,所有辉煌……

介质对内容和表现形式产生的影响

苏美尔人使用削尖的木棍和芦苇杆在软泥板上写字,所以他们写出来的字有明显的三角形笔触,大量的都是横竖斜线条,所以这种文字被现代人叫做楔形文字。

用泥板写完字,烤硬才能保存和携带,但是泥板不可能做的太轻薄,所以考古发现楔形文字有很大的一种用途是货架或者是仓库格子前的小标签。我们可以想象一块50厘米*50厘米的泥板能写多少字,在那个时代啰啰嗦嗦的人一定会气死邮递员。

埃及人的介质莎草纸比泥板好用太多,但是莎草纸有无法折叠的特性,所以莎草纸书都是用卷轴的形式存放,所以只能写单面,而且阅读的时候,必须顺序阅读,双手捧着。这种卷轴形成了西方概念的书卷(Volume)。希腊人开始使用羊皮纸后,因为羊皮纸很柔软可以折叠可以装订,才形成了册籍(codex)的概念,虽然材料不是廉价的中国纸,但是已经跟现在的书装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中国的古代书籍也有卷和册的说法,但是成因跟西方完全不同。龟甲、兽骨完全不可能折叠和卷曲,青铜器更不可能。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卷和册的概念都来自于竹简。竹简是一条条竖着的竹子组成的,写好了所有以后,用线串起来就形成了册,然后卷曲着存放则形成了卷。当然这里的册跟西方的册籍非常不同。

而中国有了纸张以后发展出来的线装书,跟西方人的册籍非常类似。但是,西方书籍中的文字排列顺序是横排,主要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中国古代书籍中的文字排列顺序是竖排,先从上到下,然后从右到左。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简体中文书籍也是横排,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是五四时期才提出来的新式排版方式。

西方采用横排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西方文字主要是字母文字,用横排非常合理,从左到右是因为书写的时候,如果反过来就很容易污染未干的字迹。

但是中国为什么几千年延续竖排呢?写的时候不污染字迹么?中国人不也是右手书写为主么?这是因为古代使用毛笔书写的时候,有一个要求是右手提起不能落下,这样就避免了污染字迹的问题。

但是这种源流是怎么形成的呢?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中国线装书的书写方式,主要是继承了竹简的书写方式。竹简的阅读方式应该是,左手持卷,右手拉出,第一列在最右边,随看随拉;或者是置于几上向左展开。而书写的时候,可以写完一列,放置一旁风干,然后写下一列,完全没有污染字迹的问题。就这样形成了一种产生内容和阅读内容的习惯。直到书写介质改变为纸张,装订方式改编为线装,可以双面写,但是仍旧习惯了竖式阅读,竖式书写,虽然不得不需要费力的将手抬起。

中国所有的纸前介质问题都是太昂贵,且书写非常不方便。所以,我认为这是构成文言文精炼传统的主要来源。事实上一些古代的小说和通俗文学作品,向我们揭示了,古人其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书写和语言体系。

文言和文言文主要是儒生的语言,用于著书立书和知识分子内部的交流。而普通百姓的使用的叫做白话,通常是语言交流很少用于文字记录之中,只有一些通俗文学作品才会有白话。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非止一日。” 可以说明,即使是古人,普通人也不喜欢“之乎者也”。

初中课本中曾经有选自《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成书时间为元末明初。里面除了一些词汇“聒噪”、“恁地”、“腌臜泼才”,等等对现代人来说太生涩以外,内容并不难懂,初中生都可以看懂,就说明中国古人和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并没有我们很多想象的差异那么大。

了解近现代史的人应该知道,五四掀起的白话文运动不是说让普通人说白话,普通人一直都是说白话的,而是要让白话从普通人的语言变成知识分子和整个社会通行的语言。白话文运动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文体,而是把一种通俗文体变成正式文体,官方文体。

而古代文人非要用生涩的文言文记录历史(造成很多解读上的不便),甚至在生活使用文言来让普通人讨厌,我认为主要就是纸前时代的种种不便带来的书写习惯的一种延续。

我们已经经历的一些介质变革及其影响

人类最早的声音/音乐存储介质是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滚筒式留声机(Phonograph cylinder),距今才100多年。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比如你可能中国古代的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跟现代的歌词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古人唱出来是什么味道,苏轼唱《水调歌头》跟王菲是一个感觉么?你不知道。岳飞唱《满江红》和罗文(83版射雕)唱的感觉一样么?岳飞应该不会粤语吧?

但是有趣的是,声音/音乐存储介质诞生才100多年,已经经过了非常多次的变革。

从滚筒式留声机、盘式唱机( Gramophone,1887年发明)钢丝录音机(Wire recorder,1890年代发明)、磁带录音机( Tape recorder,1935年发明)、密纹唱片( Long Play,1948年)到后来的CD(1985年发明),Mp3(1991年发明),MD(1992年发明),整个发展历程总体上是记录、修改、保存越来越方便。

而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声音/音乐存储介质的变革是从CD到Mp3(其实也包含其他Mp3 like的不需要物理存储来销售的格式,这里用Mp3代表)。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Mp3时代的亲历者,但是Mp3成功的太快了。很多人连头绪都没有摸到就成功了,所以看起来Mp3是一出来就改变世界的。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一开始Mp3仅仅是一个格式,他没有显示出来任何的威力。因为一开始,你只能从自己的CD压制Mp3,而这就造成实际上,有了不同的介质你能欣赏的歌曲跟你的CD收藏完全没有不同。

但是到了1999年一切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几个大学生写出来了一个叫做Napster的p2p Mp3共享软件,先是这个学校的每个学生的Mp3数量都爆炸了,然后整个世界的Mp3数量爆炸了。也许就是几天之内,整个世界每个人的Mp3收藏都可以跟一个大型唱片公司的曲库相媲美了。这时候Mp3独特的内容盗版,硬件盈利的产业链模式产生了。

消费者是受益者,Mp3播放器厂商是受益者,各种Mp3下载网站,P2P软件公司是受益者。一切人都Happy,除了唱片公司和歌手们。

实际上,从历史数据很容易看出来,CD介质和唱片厂商的江河日下,基本上就是从1999年到2000年间开始的。

有人把这当作是数字介质的必然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应该责备唱片业对未来的认识不足。他们没有事先创造和拥抱未来,等未来来了,看不懂,不明白,只心存恐惧,但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时候,这个介质变化看起来将永远的毁掉唱片业。直到苹果公司在2003年站出来,推出了iTunes Music Store。从2003年到2010年,iTunes Music Store卖了100亿首歌,到了11年,卖了150亿首歌,虽然整个唱片行业还没有回到其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某种程度上大大减缓了唱片行业的衰退。

还有视频/图像的存储介质(摄影、电影、电视等),虽然诞生也比较晚,跟留声机一样都只有100来年的历史,但是也经历了非常多的改变。这些领域到了最近这些年,共同的一个变化就是,从实体介质到虚拟介质,从模拟介质到数字介质。

只有书和纸还没有发生完全的改变,为什么呢?

纸介质的优势和局限

纸的优点很多,轻薄、书写印刷方便、成本低。

就拿成本举例,很多现代人觉得竹子也很多,成本能有多高。这就是一种非常想当然的假设。

以《史记》为例,全书大概52万字,现在用纸印刷的话,可以是一本不算很厚的书(Word A4纸模拟打印600页左右)。

但是《史记》成书在蔡伦造纸之前,所以多半是用竹简编写和保存的。我们假设一列竹简可以写20个字的话,那么《史记》全书需要2.6万根竹简,假设一根长竹子可以做成100根竹简的话,也需要260根竹子才够。假设100根竹简1卷的话,《史记》全书就是260卷竹简。需要一个书架来放吧。所以,其实竹简时代,汗牛充栋一点都不难。

不谈抄写,只谈阅读的话,按照我们刚才的假设,1卷竹简只能有2000字,如果你认真阅读一天的《史记》,你需要去多少书架多少次更换下一卷?

金庸全集有10多本书,大致千万字,我在初高中时代已经全部阅读了。如果用竹简来书写和保存的话,需要5200根竹子,做成5200卷竹简,一个仓库才能放下吧。在那个时候,写字不精炼,都跟金庸这么骗稿费的话,稿费倒是小问题,出书的时候简直是环保灾难啊。

纸很好,比所有它前面的介质都好得多,但是,纸也有缺点,它物理特性也构成了书的全部局限。

它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轻薄,但是有质量,也有体积。这些年在我每次搬家的时候,书都是最沉重的那个几个箱子的主要内容。书多的人家里都需要购置书架,非常占地方。从纸到书,需要印刷,装订,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书从工厂到我们手中又需要走过很多流通环节。这些构成了出版一本书需要的时间、艰辛、成本和资源消耗。

在中国作者出书有两种获得回报的方式,一种是稿费,一种是版税。稿费往往非常低廉,目前稿费的水平基本上跟文革后差不了太多,但是社会消费水平不知道涨了多少倍。一般只有销量比较大的书,出版社才会给作者版税,销量非常高才能获得比较高的版税。我有个朋友曾经出了一本书,版税7%,也就是说,书卖100元,卖了1000本,他才分到7000块钱。

而他后来把新出的书做成电子版(不需要出版社参与了),只卖了600多本,一本80元,他就挣到了5万块钱。

书当然有成本,但是作者的辛苦应该是更重要的部分,而不是纸张的成本。但是因为现行的出版体制,如果你出纸质书,必须书号,必须从出版社走,你甚至不能自己联系印刷厂去印。那么出版社就成了一本书出版前,唯一的掌控方和投资者。

中国出版界有3000本的起印的规矩,如果一本书预期卖不到3000本,再好出版社也不肯出,因为,盈亏平衡点在3000本左右。而电子介质就没有这个问题。600个用户购买的书也可以赚钱

现行出版体制下,还有一种书叫做绝版书,因为预期购买者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所以即使有读者需要,也不会重印的书,就只能绝版,但是在电子介质下也没有这个问题。

书的电子介质革命

Kindle的出现曾让我惊喜万分,搬家的时候,你纵有万卷藏书也可以一手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一本书的作者,把它写完以后的瞬间,看到这本书。而随着电子出版的发展,我们应该能更方便廉价地享受世界上所有美好的知识,与此同时作者也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

但是,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他们说,数字化后不再有纸飞墨香,数字化的介质无法像纸一样传递感情。

我理解这些念旧的人们,然而,新的介质总是会在技术成熟后替代旧的介质。现在还有多少人通过买磁带去听流行歌曲?连CD都已经少了。黑胶之类的东西只能在较小的发烧友圈子里继续延续生命。所有新的歌曲都出CD版,甚至直接出Mp3版。

你可以继续喜欢老的介质,但当你最钟爱的内容和他们的发行者转到新的介质上时,你别无选择,只有前进。

但是电子墨水屏是半截子革命,有很多优点:看上去很舒服,非常接近纸张的感觉;非常省电,不翻页只显示甚至不费电。

但是局限性也非常的明显,目前还不支持彩色,屏幕内容切换很慢,不适合用来显示任何动画和交互内容(即使有了彩色屏幕,原理所限,目前也不可能快速刷新)。

它就像几乎人人家中都曾有过的黑白电视一样,注定是个中间产物。一旦彩电价格下降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程度,黑白电视就会被迅速淘汰。70-80年代,在中国的很多城镇家庭都有黑白电视机,而到了10多年后,他们都被换成了彩色电视机。到了现在,即使是在相对落后地区,黑白电视机也是比较少见的了。

我曾经在10多年前看到四川某地农民家中的黑白电视前放了一块彩色塑料片,透过这种彩色塑料片看黑白电视就像加上了颜色一样,在那时候,感受还算不错,但是一旦看上了真的彩电,就觉得那东西简直是垃圾。

喜欢电子墨水屏的人不同意这样观点,他们说,电子墨水屏的屏幕比iPad的屏幕更柔和,不伤眼睛,可以长时间看书。

他们往往都是阅读方面的重度玩家,他们的需求当然也需要尊重。然而,跟任何一个市场一样,重度玩家只是其中一类人,而且相对于轻度玩家来说,他们总是少数。

更多人不是要专门买一个阅读机器,而是要买一个可以听歌,看视频,上网,打游戏,等等,同时可以看书的东西的。而完美解决这些全部需求的就是iPad。

但是,就在前些日子,我同时购买了《精益创业》一书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没有感到任何的区别,手边有纸质版我就看纸质版,手边有iPad,我就看电子版,我没有发现iPad带来任何的好处。

我不是一直在鼓吹介质应该变革么?为什么我会感受不到电子介质的好处呢?这其实也是目前很多读者没有转向电子介质的主要原因。

首先,这本书很薄,如果是《剑桥世界史》这种大部头,电子版的优势非常明显,打死我也不会把大部头放在书包里面,那多沉啊。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纸介质和电子介质的表现形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在iPad上,我可以自己调节字号以外,没有任何差异。
所以,如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介质变革的话,我不相信读者会买单的,除非纸张的生产马上出现成本问题。

在介质变革中,更加重要的是,新介质应该带来新的内容形式,电子墨水屏由于自身介质的限制,实际上只能完美地再现纸质介质的诸多特性,对内容形式的创新没有多大的贡献。而虽然很多书已经登陆了iPad,但是还没有利用这种新介质带来的新想象力和可能性。

我们应该试想新介质下的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

首先,大多应该是彩色的,彩色好过黑白,这毋庸置疑。

可能会有声音,有大量的旁白,或者有自动朗读功能等等。

可能有视频,看一本二战的书,作者提到某战役被某部电影诠释的非常精彩的时候,如果有个可以点击即播放的视频,是不是很酷很舒服呢?

甚至不用那么复杂,当你在看韩寒的新书时,附带一段作者在某车赛夺冠瞬间的视频好不好?

或者书应该充满各种交互,在剧情发展到高潮时,你可以帮助主人公选择下一步如何发展等等等。

或者孩子的书,干脆就是一个小游戏,让孩子在娱乐中了解这个世界。

书是什么?值得我们回到本质去思考。

现在,我们可能想象的是,如何给已有的书籍加上更多的图片、资料和互动,而未来更多的作家也许在写书的第一时间,考虑的就不是纸书的介质特征,而是可以充分发挥的电子书怎么帮助他们传播思想、经验、感受等等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工具和平台,比如苹果公司的iBookAuthor,使用它可以作出我前面说的几乎所有新的书可以想象到的效果,而操作难度跟Words、PowerPoint没有什么大区别。类似的还有Inkling的交互书平台、Epub3.0标准等等。

如果你想知道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你可以在iPad的iBooks商店下载Life on Earth,或者在App Store上下载美国前副总统阿诺·戈尔写的Our Choice,它们是目前看起来最像未来的东西。

当然,我们还在这场介质革命的前夜,出版界、作者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迎接新的未来,这个前夜也可能略有点长,在这个时候想象未来需要一点想象力、胆量。但是,看起来这场革命代表的将是一个无限美好,无线充满想象力未来,值得我们期待、参与和付出我们的努力。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可能也会喜欢我写的另外一个关于书的历史与未来的系列,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