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 读书

因新冠而死,死了都不能安生的钢琴大师——傅聪

今天,央视,新华社网站,人民日报都报道了钢琴大师——傅聪,因为新冠肺炎而逝世的消息。他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曾有“钢琴诗人”的美誉,其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题图为傅聪年轻的时候激情演奏的照片)

而这两父子的书信集《傅雷家书》,1981年出版,曾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畅销了数十年,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本来这就是一个小新闻,因为今年以及近年去世的大师太多了。不到十天之前,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于当地时间12月2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去世,享年90岁。已经无法列举了。

然而,在微博上、各种网站上,开始有很多人辱骂刚刚去世的傅聪,说他是叛徒,说他害死了自己的父母,说他背叛了国家,等等。按说,如果真的有问题,人也死了,连国家最主要的媒体都正面评价了,也没有必要再去继续批评一个已经去世的老人。然而,这些人并没有一点点收敛。这也就被迫让我开始研究傅聪的故事,今天看了无数的文章。来聊聊我对傅聪故事的认识吧。

首先说,著名翻译家傅雷是自己儿子害死的么?

持这种主张的人,总是喜欢用傅雷遗嘱里面的一句话来说事儿,这句话是“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单看起来,这句话确实可以说明老人对自己的儿子很不满。但是事实上,网上也有全文:

人秀:

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是在我们家里搜出的,百口莫辩的,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系寄存箱内理出之物)。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领导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兄,因为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事只能委托你了。如你以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委托数事如下: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

二、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

三、故老母余剩遗款,由人秀处理。

四、旧挂表(钢)一只,旧小女表一只,赠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六、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存单一纸六百元,请交还。

七、姑母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

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十、旧自用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又旧男手表一只,本拟给敏儿与×××,但恐妨碍他们的政治立场,故请人秀自由处理。

十一、现钞53.30元,作为我们火葬费。

十二、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

十三、自有家具,由你处理。图书字画听侯公家决定。

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但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梅馥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

我觉得任何人看完第一段就会明白,老人根本是因为不堪凌辱而自杀的。而说自己儿子这句与其说是抱怨自己儿子害死了自己。不如说,人之将死,说了句愤懑的话,我不就是有个儿子留在国外了么?这也成了弥天大罪么?

今天,普通人、官员、知识分子的孩子有多少留在海外,入了他国国籍,你敢想象如果有一天这也是罪行么?

更何况,傅聪入了英国国籍的背景是什么?是他人在海外留学,但是父亲被划成了右派,回国来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再弹钢琴,甚至性命堪忧。

有人说,回来也许傅雷就不会死了,真的么?

事实上,傅雷死于1966年9月2号,而文化大革命一般认为发生在那一年5月16日。也就是说老人在4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被折磨的自杀了。而文化大革命停止于1976年10月。也就是说,老人如果当时不自杀的话,还有整整10年的文革要经历。他能挺的过去么?

事实上,对傅雷的各种迫害从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就开始了。

著名的爱国将领傅作义,原来是国民党的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后来因为他协助解放军和平进入北京城而成为解放后的国家领导人。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部长。他的堂弟傅作恭任甘肃省林业厅造林科科长,曾主持开展了多项甘肃省的植树造林工作和兰州市的绿化工作。

也就是在反右运动里,傅作恭被甘肃省林业部门划为右派分子,随后被送到酒泉市的夹边沟农场进行劳动教养,最后直接贫病死在夹边沟。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人说,傅聪的弟弟傅敏不是一直留在祖国么?为啥你傅聪就不能回来呢?

傅敏先生到现在还健在。那么他在祖国的经历是什么样的呢?傅雷夫妻自杀的时候,傅敏并不在身边,而是在学校学习。所以,前面的遗嘱里面还提到是不是要把表给傅敏么?但是也恐怕给他表会对他不利。

现在的人能理解这种感觉么?死都死了,要给孩子留点物件儿。但是又怕给了会让孩子不利。唉。

事实上,傅敏先生当然也受到了父母的死的影响,他曾两次自杀,只是都没死成而已。( 摘自傅敏先生的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2%85%E6%95%8F/24500 )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如果傅聪回来了,也许这一家四口,也许就团灭了。

这样的团灭故事还少么?

马思聪是广东海丰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

图为马思聪,马如龙父子演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思聪遭到了造反派的批斗。1967年1月15日晚,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次女马瑞雪和儿子马如龙出走香港,后由美国驻香港领事陪同飞抵美国。

马思聪一家四口人是活下来了,然而国内亲友几十人受到牵连,他在上海的二哥跳楼自杀,他的岳母、侄女和厨师相继被迫害致死。

再有一个文艺圈的例子就是女钢琴家顾圣婴。文革开始后,顾圣婴一家遭到残酷迫害。1967年1月31日顾圣婴在上海交响乐团批斗会上惨遭羞辱,当晚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唯一幸存的是顾圣婴的父亲,他当时在青海劳动改造。

傅聪到底算不算叛逃,国家对他有没有结论?

之前傅聪在波兰进入华沙国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58年提前毕业离开波兰,然而没有回国而是去了英国。这是因为当时他的父亲傅雷已经被划成右派,家里风雨飘摇,回来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证,也无法继续弹钢琴。

傅聪的做法在当时确实被看作是叛逃。但是,你需要对那个年代有点了解。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被批判,被判刑,被批斗,甚至被整死。就是你有个亲戚在台湾在美国,有邮件往来,或者金钱往来,都有可能被说成里通外国,被判刑或者被当做间谍来处理。

而在1979年的时候,傅雷的右派就被平反了,1981年,傅聪也被平反了。

1979年,傅聪就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音乐会。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回国演奏、讲学,已经到过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等地。主讲过萧邦、莫札特、德彪西等专题,演奏过这些作曲家的以及舒伯特等人的作品。他还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协奏曲;与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生乐队合作,演奏了莫札特的协奏曲,并兼任指挥;还专门指导过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小组的训练。

作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大师,他在国家经济还很差的时候回来演出并且和国内的学校团体合作,不能不说是做出了很多贡献。

一开始,傅聪回国演出,也是受到冷遇的,有些演出的海报也没有他的名字等等。但是后来,中央对傅聪的具体情况做过调研,曾经有过批示,他的出走情有可原,而且在海外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

事实上,后来,傅聪多年来往于英国和中国之间备受礼遇,就说明政府对他的态度是正面的。要不然他去世了,新华网,央视和人民日报都有报道。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不知道谁会希望那样的年代再来。不知道谁会坚持用那个年代的标准去看人。

因为按照那个年代的标准,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是腐化堕落的,都是反动透顶的……

分类
日语学习 英语学习 读书

30多岁我学好了英语,41岁我开始学习日语,这辈子我能学会很多语言。你也可以

就像我之前写的很多文章说的那样,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英语四级其实都没过,最高分是58分。我觉得58分跟60分没有本质区别,于是心安理得没有去再考四级。我是一个程序员,英文的技术文章我可以大概读懂。虽然在生活中,我听不懂外国人说的英语。我也最多只会说Hello,How are you之类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这辈子我的英语水平够了。看文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单词我就查呗。而且我那么聪明随机应变能力那么强。25、26岁的时候,我在北京,我还遇到过两次老外问路,我都用我蹩脚的英文能力解决了。

分类
读书

你肯定想不到的保险的价值,暨金融市场课程笔记(一)

几年前我就认真的看过一次 Robert J. Shiller 教授的 Financial Markets 课程1,觉得非常喜欢,而且第一次让我懂得了为啥投资需要分散,不过我后来就忙着别的,看了几课就没看下去。既然我最近开始认真的投资股票和基金,我觉得我还是需要好好的学习,这个课是我觉得最好的,争取彻底看完,每一课争取写一篇文章,写点心得体会啥的,以免上了白上。

今天看了第一节 Introduction ,这部分比较泛泛,我主要也就是听个乐子。不过有个关于保险的片段很有意思,也让我联想起我看过的另外一本书 ,所以记录一下。

保险在古代罗马就出现了,但是其实很小众。到了17世纪,概率论提出后,保险的概念才真正的建立起来了。在此之前,从直觉上人们知道怎么去搞一个保险服务,但是没有概率论的知识怎么准确的计算风险,也许可以做一个生意,但是风险不知也很难做大。而后来保险越来越发达,而且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人们都知道保险可以帮我们降低损失,但是其实保险是可以直接拯救生命的。

Shiller 教授的例子是2010年海地发生了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根据wikipedia的数据2,影响了300万人,死亡10-16万人左右。而几十年前的地震震级差不多的三藩市的地震,死了很少人。受灾人数,房屋损失在海地都比三藩市高得多得多。

简单的想很多人会想海地比较美国穷,所以自然房子更不坚固。这当然也有道理。但是很多人会忽视的是,海地因为穷,保险行业不发达,所以很少有房屋有保险,地震了没有赔偿是一点,更重要的因为没有保险行业来保证房屋的安全。所以,也就没有保险行业来承担风险从而来确保房屋建造的时候符合某种建筑标准。

而在发达国家,你想给房子买保险,但是房子的抗震等级不够的话,保险公司是不给你保险的,这就保证了大多数房子的抗震等级。从而在灾难来的时候不仅可以给你的财产损失带来保障,而且也最大程度保证了你的生命安全。

很多人觉得慈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首先不能把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带回来,另外其实相对于大规模的灾难,慈善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而保险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可以发展到非常巨大,解决真正的广泛的问题。

这也是这次我国南方遭受巨大水灾的时候,我看到那些家园被淹没,工厂里面的机器被泡坏,货物被泡坏,很多人欲哭无泪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为什么我们的保险普及率还那么低,这些情况本来可能避免很多损失。

当然,这跟我们的诚信社会根本没有建立起来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对保险不信任,而事实上很多保险公司确实也不值得信任。

这让我想起看《One Billion Customers(十亿消费者)3》里面看到的故事。这个故事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算是一个反例。小标题叫做 Rocket 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

故事是从美国人的角度去写的,跟我小时候知道的这些事件的原因有些区别,因为我们了解中国的航空航天都是从新闻报道。现在看到了另外一边的故事,会发现可能另外一边的故事更可靠一些。

故事是从 1992 年 12 月 21 日,中国的长征二号捆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 Optus B2 通信卫星发生事故,火箭点火后47秒卫星发生爆炸,火箭仍然将卫星残骸送入轨道。在公开的新闻里面,双方互相认为火箭与卫星没有问题,并继续合作后续的发射项目。然而在书中说,休斯的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是整流罩(nose cone)的设计缺陷,它在发射中裂开了。但是中方不肯承认有任何责任。因为你懂的承担责任会带来对他们个人的政治后果。而且有很大的经济损失,承担责任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后续承保,而影响后面的发射任务。

当时,美国的商业发射收到了航天飞机事故的印象,从成本上,找中国发射也更便宜。于是,休斯同意书面声明,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没有任何问题。而声明一做出,中方很痛快的按照休斯的建议去修改整流罩设计,用了更强壮的铆钉。然后94年,Optus B3的发射成功了。

然而到了95年,长征二号捆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 Apstar 2 又在发射50秒后失败了,这次星箭全毁。这次休斯的调查结果依旧,但是中方再次不承认。最后两边只能发声明把问题归咎于风。美方认为在冬季高空切变风条件下,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局部结构破坏。而中方则认为在冬季高空切变风条件下,卫星和上面级与运载火箭的特殊联接方式出现谐报,造成卫星局部结构破坏。4

然后,到了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事故,在点火起飞后姿态出现异常,飞行约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住院,毁伤民房80余间,爆炸威力估算达到55.6吨。

事故发生后国际保险界多次强烈要求中方必须成立独立评审委员会,对中方的故障调查作出评议,作为后续发射的亚太1A通信卫星的承保条件。

后来,中国建立了自己的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专门来承保中国的航天发射,如果有国外的公司参与承保,则一起分担分享,如果没有则独立承担全部风险。

这之后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彻底陷入低谷,直接导致中国航天部门彻底进行质量整顿。中央电视台除了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也不再进行卫星发射直播。

这个例子,其实可惜的是国外的保险公司没有在第一次发射事故以后就深入的质疑和要求搞独立调查。事实上,这是中国航天上最大的挫折之一,但是我们之前看到的新闻都没有谈到这个部分。

2019年到现在,中国航天又失败了5次,怎么在现有体制下解决质量问题,也许又成了新时代的一个老问题。

这两个故事其实都挺颠覆我们传统对保险的理解和想象,因为一般理解为,保险公司就是为了时候的赔付负责。但是事实上,发达的保险市场,为了让自己更少赔付(商业本能啊),保险公司常常都参与建立规则和核查去降低系统风险,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分类
Tinyfool的故事 投资理财 读书

投资过半年记

最近适逢A股牛市来临,我本来就盈利的股票,又涨了一波,我之前埋伏着等着反弹的股票也马上变成盈利了,我反而无所适从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分类
历史 读书

《温铁军:中国要如何克服当下的全球化危机?》演讲的观后感

昨天推特上有一个人聊了下他对温铁军的感觉,大概的感觉是可能觉得“就是在他的解释之下,建国以来我党的所有政策都是英明伟大正确的……”,我当时大概附和了一下,因为我对温铁军印象不深,但是应该是看过他的文章,没有留下印象应该是我并不赞同。我一般对我不赞同的观点并不深究,我只喜欢寻找能让我接受的观点,我认为确实可以解释现实,以及带来新的启示的观点。因为我觉得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反对一个人并无意义,浪费时间,不如关注更多可以带来启发和启示的人。

然而后来,有人又转发了这条推特,对温铁军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有几个点击中了我,“能够从社会现实出发,讲述政策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而温老的故事里,我们能听到同一个故事的政府一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所导致的财政动机”,以及他提到温对农村问题的关注。

于是我开始想,是不是我之前过于简单化的理解了温铁军,看了几句就关掉了?所以,错过了一个很有思想的国内学者?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温铁军,看了一堆对他的评价,也找到了一堆他的书和演讲。我就挑了一个比较接近的当下时间的演讲,2019年11月他的《温铁军:中国要如何克服当下的全球化危机?》演讲。

认真听完了这个。

客观的说,他讲述了一些比战狼外交更靠谱的语汇。不排除对我们实际问题的批评。所以看起来很客观。

但是整个演讲(我仅谈这个演讲),其实都在谈中西方当下的矛盾在于,我们的发展实质上是因为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国家主义崛起。但是并不是所谓的依靠西方国家崛起。

虽然他谈了很多次,这个叫做再依附。但是逻辑就是虽然我们依附了全球化体系。但是全球都不好,就我们好了,这是我们自己的功劳。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在建构一个中国发展的解释模型。

而在他的演讲里面他建立起了这么一个模型。他认为西方不理解这个模型,所以妖魔化了中国的崛起,所以要脱钩。所以把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生产过剩危机(当然一开始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所以他的逻辑是如果我们讲清楚了这个逻辑,有了话语权,西方也许就会理解我们,于是就不会脱钩(或者反过来,就算脱钩了,我们内部也会认为这是西方的责任,而不是我们自己策略的责任)。

但是,我觉得如果你非要把中国崛起的功劳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而认为西方把我们纳入世界体系,当做不核心的因素。那么西方为啥不能脱钩?你不承认人家对你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你还不允许人家不继续给你做贡献么?那人家跟你脱钩不是求仁得仁么?

事实上,中国在1840年以前以为自己的所有内部矛盾外部矛盾都可以在内部解决,事实上也都自己解决了。但是,整个世界的巨大无比的变化,昭示着,你不可能置身事外。当世界的发展蕴含了巨大的势能的时候,一个很小的随机事件就引爆了。

而从那个时候算起,我们就一直在一个是否融入全球世界,要不要学习西方,以及如何融入全球世界,怎么学习西方的大问题里面打转。走了无数的弯路。

到了今天,按照温铁军的话,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体系,承担了主要的工业品制造的任务,成了连接了原料(来自于资源出口国)和最终产品(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管道。

但是仍旧有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从意识形态上,普世价值上融入了全球。当今的矛盾其实就是,按照温铁军的说法,比如讲好中国故事,隐含的意思就是中国融入全球的方式已经是最好的了,但是,在宣传上没有跟上,在理念上没有跟上,所以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然而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问题可能造就新冷战的格局。

事实上,老的冷战,美苏之间真的是有那么多利益问题么?二战后在利益划分上,其实美苏是达到了相对的平衡的。事实上产生更大分歧的正是意识形态的问题,美国和苏联对互相的意识形态都不认同。而这种意识形态的互不认同带来的是互相不信任。互相的不信任把二战时期最大的两个盟友和最大的受益者变成了敌人。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美苏的争霸,成为了两边要争抢的对象。更国内普遍的政治宣传相背离的是,其实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国更主要的层面是选边站了美国,改变了原来对苏联一边倒的战略。而被温铁军的话语体系里面忽视的美国和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结盟带来的好处,或者换句话说,按照他的演讲中再依附带来的好处,其实才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原因。

而到了今天,温铁军们开始抹杀我们重新融入全球体系带来的好处,仅谈重新融入全球体系带来的危机和问题,这是不合理的。

温有一个很有名的八次危机论,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十次危机论。在国内的话语体系里面把这些危机明白的讲出来很少,我们一向刻意的避免提及中国也有过经济危机,衰退,试图在政治课本里面把危机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所以温公开的讲这些危机,当然是一个进步。但是,危机是怎么来的?都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没有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没有因为意识形态上的大跃进?没有因为左的思潮?这些是连邓小平时代都不否认的?现在就不谈实际原因大谈怎么解决了?

改革开放没有改变固有的一些制度?

难道真是毛时代就算无遗策?温的讲述当然会给很多人带来愉快的感觉,既谈了问题,又强调了党的领导,怎么一次次战胜问题,获得新的伟大胜利。但是这真的符合历史事实么?

我觉得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摆脱传统帝制的思维和文化遗留。如何能真正的融入全球体系,不仅是从生产上,而是文化上,制度上,思维上。这样中国的肯定还有更大的前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那些是用讲故事无法解决的。

分类
历史 读书

军备竞赛,假想敌都不稀奇,但是为啥苏联崩溃了?

一个国家的兴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我们看了很多历史书以后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书当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解释兴亡的问题上有很多简单粗暴的地方。大多数都是说无道而已。而现在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亡有了很多新的解释,小冰期,气候变化,瘟疫,等等无数种新的说法,看上去更加混乱,但是可能也更符合历史的原貌,也许并不是单一事件的结果。

苏联的崩溃也有很多新的解释,比如有说跟石油价格有关系。最近石油价格在俄罗斯和欧佩克的共同影响下,起起伏伏,也可以对这个说法有所印证。但是,不管你更相信任何一种其他理论,似乎都无法忽视冷战和军备竞赛对苏联崩溃的影响。

分类
社会生活 读书

后浪你好,我是前浪,我曾经也是一个后浪

这两天,B站的后浪演说非常火。我不断的听人谈论,有无数的人在批评。甚至有人做了一个演讲内容一样,画面则完全不同的版本发了出来,观感就变得完全不同了。当然,在B站评论上,弹幕都是比较正面的。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非常割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社群,对同样的东西反向完全不同。我本来不想发表任何评论,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因为成熟意味着明白,前浪里面有精华,有值得尊敬的人,有糟粕,有令人鄙视的人。但是,后浪也如是。阳光下唯一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新鲜事。

分类
读书

博明本该是个亲中派,还有被批判的史景迁

其实历来喜欢学汉语,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大多数都是亲华派,在解放前,在改开后都帮了我党特别多的忙。而从博明的经历和他的汉语水平看应该是蛮喜欢中国文化的,把这种人暴打。然后眼看着他成为对华鹰派。真是神奇伟大的外交艺术。

分类
读书

历史观、读书以及我曾读过的康雍乾盛世

了解真实的历史是我个人的兴趣,也是利益所在。因为历史的讲述者,历史的审定者,历史的篡改者都有利益在里面。有的时候是为了面子,有的时候是为了欺骗你获得利益。所以历史总是被篡改的。我们只能多看不同角度和侧面的东西来相互印证。

分类
读书

世界读书日赶上罗志祥的群P门,出版业是不是要惨?

今天本来是世界读书日的,这个日子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